1.计算题- (共1题)
1.
学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测定某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单质铁和单质碳)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各称取10g生铁样品分别放到相同浓度、不同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分别得到如下数据:
(1)试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2)若要炼得这种生铁100 t,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多少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稀硫酸质量/g | 25 | 50 | 75 | 100 |
生成H2的质量/g | 0.1 | 0.2 | 0.3 | 0.3 |
(1)试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2)若要炼得这种生铁100 t,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多少吨?
2.单选题- (共17题)
2.
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对除杂的认识 |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
①用稀硫酸除去Fe中混有的Zn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
C.对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 D.对化学史的认识 |
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炼铁 ②不锈钢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 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②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A. A B. B C. C D. D
4.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②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③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④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⑥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着的火就能熄灭。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⑤⑥ | B.①③④ | C.②④⑥ | D.①②⑤ |
9.
门捷列夫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不亮 |
B.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在铝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11.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 |
B.人类学会使用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 |
C.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水浇灭 |
12.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粉末 |
B | H2O | MnO2 | 过滤 |
C | Zn | Cu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4.
已知CuO+ H2SO4=CuSO4+ H2O,小强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微热,反应停止后分离出不溶物,向剩余液体中放入一根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一定是Cu |
B.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有Fe |
C.不溶物一定是Fe |
D.溶液中一定有FeSO4,但不一定有CuSO4 |
15.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 | B.向右偏 |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 D.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
16.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水通电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D |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颗粒极细)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 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
A.A | B.B | C.C | D.D |
17.
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B.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
C.图2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
D.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
3.选择题- (共3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日,灌云县大伊山景区内,一名10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老龙水库边玩耍时不小心滑入水中,刚好路过的杨集中学初二学生王祖帅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奋力将女孩推向岸边,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危急时刻,又有两名路过男青年相继下水接力救援,最终已经昏迷的王祖帅被其中一名男子从水底救了上来。
材料二:2016年5月21日,淮海工学院学生范常珍在路边捡到一个黄色的女士单肩背包,发现里面有5000多元现金等物品,于是,他将黄色背包交到了新东派出所,回到学校后,她未对任何人提起此事,直到失主把感谢信写到学校,大家才知道这个事情。
材料三:何闽生和江舜和夫妻两从2002年开始,默默资助服刑人员,帮助他们度过生活的最低谷,看到小区保洁员和周围的环卫工人或者摊贩手上起了冻疮,主动给他们涂抹自己的冻疮膏,就在不久前,江舜和前前后后跑了6次,为苍梧绿园附近的公厕清洁工治好了手上的冻疮,老何夫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诉说着凡人善举,弘扬正能量。
4.填空题- (共8题)
22.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__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铸造硬币用到Fe、Cu、Ni(镍)等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 Fe+NiCl2=Ni+FeCl2 则Fe、Cu、Ni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①实验中玻璃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观察到试管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要先通CO后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

①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__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铸造硬币用到Fe、Cu、Ni(镍)等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 Fe+NiCl2=Ni+FeCl2 则Fe、Cu、Ni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①实验中玻璃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观察到试管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要先通CO后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

①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 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B,滴加_________ | 有气泡产生 | 固体B中含有Cu 、Ag和_____ |
23.
生活中常用到各种干燥剂。
(1)硅胶是无色或白色颗粒,其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生石灰是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变成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分子筛干燥剂是铝硅酸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能吸附水气和其它气体,吸湿速度极快。分子筛干燥剂吸水前后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硅胶是无色或白色颗粒,其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生石灰是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变成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分子筛干燥剂是铝硅酸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能吸附水气和其它气体,吸湿速度极快。分子筛干燥剂吸水前后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4.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在该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__(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稀盐酸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在该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__(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稀盐酸
25.
写出下列有关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氢气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
(3)铁钉浸入稀盐酸:______________,液体最终变成___________色。
(4)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5)钛( Ti)被称作“未来的金属”, 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在氢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和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猜想该反应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氢气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
(3)铁钉浸入稀盐酸:______________,液体最终变成___________色。
(4)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5)钛( Ti)被称作“未来的金属”, 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在氢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和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猜想该反应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将浑浊的河水用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___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4)某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超氧化钾(KO2)与水反应的实验。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4KO2+2H2O=4_______+3O2↑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将浑浊的河水用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___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4)某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超氧化钾(KO2)与水反应的实验。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4KO2+2H2O=4_______+3O2↑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7.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注:图示仅表示微粒种类变化,不表示微粒数目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个原子。
(2) 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个原子。
(2) 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8.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_进(选“c”或 “d”)。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收集CO2可选用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_进(选“c”或 “d”)。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收集CO2可选用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9.
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万种,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也是由微粒构成的。
(1)现有H、C、N、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②用作制冷剂的干冰____________;
③供给生物体呼吸的气体____________;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
(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周期表如上图所示。请根据时针所对应的元素填空:

①6: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是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9: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③10: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__________(填“易”或“难”)形成化合物。
④11:00时,时针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1)现有H、C、N、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②用作制冷剂的干冰____________;
③供给生物体呼吸的气体____________;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
(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周期表如上图所示。请根据时针所对应的元素填空:

①6: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是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9: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③10: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__________(填“易”或“难”)形成化合物。
④11:00时,时针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