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1.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丁的化学式为N2 | B.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 |
2.
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 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C.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 D.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________ |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 KClO3 并用排水法收集 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_____________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 KClO3 并用排水法收集 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_____________
4.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A.A B.B C.C D.____________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B | 鉴别![]() ![]()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适量的肥皂水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
A.A B.B C.C D.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M1 | M2 | △m1即( M1-M2)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M3 | M4 | △m2即( M4-M3) |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69.8g | 65.4g | △m1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118.8g | 122.6g | △m2 |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3.计算题- (共1题)
7.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试求:
(1)m的值。
(2)实验过程中第多少次稀盐酸过量。
(3)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求:
(1)m的值。
(2)实验过程中第多少次稀盐酸过量。
(3)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推断题- (共1题)
8.
如下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
(4)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
(4)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题- (共1题)
9.
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 。(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 。(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6.单选题- (共9题)
10.
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化学用语 | B.自来水的生产 |
![]() 2 Ca2+—表示2个钙离子 | 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沉降除去 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 |
C. 环境保护 | D.重要化学史 |
空气污染—主要由SO2、NO2、CO和粉尘等造成 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 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 |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得到甲烷 |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
1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 物质 | 性质 | 用途 |
A | 氧气 | 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 | 助燃剂 |
B | 一氧化碳 | 可燃性 | 冶炼金属 |
C | 氮气 | 化学性质不活泼 | 保护气 |
D | 活性炭 | 吸附性 | 防毒面具 |
A.A | B.B | C.C | D.D |
15.
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
C.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内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 |
D.将镁加入盐酸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冰凉。 |
16.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 |
A | 铁粉 | 铜粉 | CuSO4溶液 |
B | CO2 | CO | 通过灼热的CuO |
C | KCl | MnO2 | 水洗即可 |
D | CaCO3 | CaO | 高温锻烧 |
A.A | B.B | C.C | D.D |
17.
扬州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
B.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C.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
D.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
7.选择题- (共1题)
19.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临沭县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 )
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8.填空题- (共3题)
2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磷原子________;②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③氦气___________;
④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⑤2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
(2)江西省支线机场又迎来了新机场的规划建设,抚州金溪机场将成为江西省第八个民用机场,机场航站楼使用了钢架结构。
①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中,可表示金属铁的是(填图片序号)_______。

(3)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精确称量发现: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两个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磷原子________;②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③氦气___________;
④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⑤2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
(2)江西省支线机场又迎来了新机场的规划建设,抚州金溪机场将成为江西省第八个民用机场,机场航站楼使用了钢架结构。
①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中,可表示金属铁的是(填图片序号)_______。

(3)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精确称量发现: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两个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

21.
崇仁二中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某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①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__________性杂质除去。整个实验过程中多次采取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和玻璃棒.。
②金属X是_________,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Y是_________,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①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__________性杂质除去。整个实验过程中多次采取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和玻璃棒.。
②金属X是_________,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Y是_________,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2.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_______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应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热。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_______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应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热。
9.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