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A~H八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D、G为氧化物,B为常用食品干燥剂,D在常温下为液态,E为常用洗涤剂,G、H为无色气体。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下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_____;F是________。
(2) 固态物质A的俗名为__________;G的一种用途_______。
(3) 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和D的反应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 写出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_____;F是________。
(2) 固态物质A的俗名为__________;G的一种用途_______。
(3) 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和D的反应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 写出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 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 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借助指示剂。

(1) 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 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A.紫色石蕊溶液 | B.Cu | C.AgNO3 | D.Na2CO3 |
【反思评价】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借助指示剂。
3.计算题- (共1题)
3.
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试剂,并对其产生兴趣,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3)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3)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4.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安全 |
①人体摄入微量的硒能防癌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
C化学之最 | D化学与发现 |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
A.A | B.B | C.C | D.D |
7.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物流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引发爆炸。消防员灭火时发现,将水浇到化学品电石(CaC2)时引起了更剧烈的爆炸。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aC2+2H2O═Ca(OH)2+X↑,X遇明火剧烈燃烧并可能爆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2H2 | B.生成物之一Ca(OH)2常用作补钙剂 |
C.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CaC2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
B.生成盐和水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
C.碱中一定含氢和氧元素;盐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D.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5.多选题- (共2题)
13.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程图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生成过程必须防止泄漏产生污染 |
B.炉渣(Fe2O3)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
C.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O2 ="=" SO3 |
D.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NaCl(Na2CO3)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KNO3溶液(CaCl2) | 滴加K2C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C | CO2(HCl)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D | CuO(Cu)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A. A B. B C. C D. D
6.填空题- (共1题)
15.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化学用语表示①碳酸氢铵中的阳离子______;②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 N2+2CO2
①NO的名称______。②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3) 为减少污染,逐渐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它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 实验小组从某地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
②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_(填序号)。
(1) 用化学用语表示①碳酸氢铵中的阳离子______;②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 N2+2CO2
①NO的名称______。②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3) 为减少污染,逐渐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它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 实验小组从某地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
②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_(填序号)。
A.元素 | B.原子 | C.离子 | D.分子 |
7.实验题- (共1题)
16.
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b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制得氧气用来做右图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剧烈燃烧,H中铁丝不燃烧,则对比装置G和H,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3)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B装置和D装置用___________(填实验用品)连接,并在D中盛放_______(填名称)试剂,如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入(填“①”或“②”)。
(4) 某同学利用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B.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C.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b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制得氧气用来做右图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剧烈燃烧,H中铁丝不燃烧,则对比装置G和H,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3)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B装置和D装置用___________(填实验用品)连接,并在D中盛放_______(填名称)试剂,如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入(填“①”或“②”)。
(4) 某同学利用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B.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C.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