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4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2

1.简答题(共4题)

1.
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图所示的称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子秤示数都减小了。两个活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而导致电子秤示数减小的是_____(填“活动1”或“活动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活动1中电子秤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
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 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4)放电条件下,氮气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氢气化合反应生成氨气(C),进而生产出尿素(D)等其它的氮肥。请根据如图二所示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每个D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写出A→B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
空气中有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

(1)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_____(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这样制得的氧气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气液化的原因是_____。
4.
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到的还有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
(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对天然水消毒   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   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

2.计算题(共1题)

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如图一所示中,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为_____。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可以用_____检验。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匮乏。
用表示水分子,图二为液态水的微观图示,图三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后,图四所示中正确的是_____。
(3)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五所示。
①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

3.科普阅读题(共1题)

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硫磺(S)和木炭组成,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燃放烟花爆竹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由于黑火药中的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
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火焰颜色

砖红色
黄绿

 
烟花虽美,但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如图为2017与2018年春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为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逐渐开始实施禁放、限放政策,希望大家能依法文明燃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BaCl2),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_____。
(2)观察图1可知,民众在_____(填序号,下同)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
A 除夕13:00~19:00 B 除夕21:00~初一3:00 C 初一7:00~13:00
(3)观察图1可知,房山区在2018年春节期间实行的烟花爆竹禁限令取得了成效,依据是_____。
(4)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_____。
A 环境污染 B 人身伤害 C 引起火灾
(5)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B 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
C 烟花爆竹燃放时五彩缤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燃放
D 烟花爆竹燃放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7.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0
30
15
30
30
30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6
x
6
6
6
6
水槽中水的温度
20
90
70
70
20
20
锥形瓶中的物质
﹣﹣﹣﹣﹣
﹣﹣﹣﹣﹣
﹣﹣﹣﹣﹣
﹣﹣﹣﹣﹣
0.5gNaCl
0.5gFeCl3
60min内产生氧气(mL)
0.0
41.0
4.5
12.1
2.0
650.0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答两点).
(6)某同学改用如图2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
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

5.单选题(共25题)

8.
2008年初我国湖南、贵州等省市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保交通过程中,采用了铲除冰雪、撒食盐融雪等方法.某同学取一袋食盐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下问题,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食盐是有什么成份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粒子的结构如何
9.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柴燃烧B.白磷自燃C.冰雪融化D.食物变质
10.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镁条易折断
B. 武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
C.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铝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
11.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B.H2C.2H2D.2H+
12.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外有3个电子层B.质子数为11
C.最外层电子数为1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3.
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B.3C.4D.7
14.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15.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16.
食用瘦肉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1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18.
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名称为镁 B. 质子数为12
C. 元素符号为Mg D. 核外电子数为24.31
19.
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CaO2中Ca是+2价,则O的化合价为
A.+2B.0C.-2D.-1
20.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离子
C.2Mg 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 中的“2”表示 2 个氨分子
21.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达尔文
C.拉瓦锡D.牛顿
22.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3.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是由个氧原子构成的物质
B.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4.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烟产生
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D.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红磷燃烧
2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
26.
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B.观察颜色
C.加澄清石灰水D.插入燃着木条
2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水资源不会短缺
B.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一定是软水
28.
下列是由化学变化提供能量的是(  )
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
C.水力发电D.太阳能电池路灯
29.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A.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 使用一次性餐具
C. 自带水杯出行 D. 对垃圾进行分类
30.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取液时挤入空气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C.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3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加热液体
 
A. A B. B   C. C   D. D
32.
实验室中石灰石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仪器中(  )
A.B.C.D.

6.填空题(共3题)

33.
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煤炭燃烧 B 植物光合作用    C 人的呼吸
(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 潜水   B 食品防腐    C 航天火箭 D 霓虹灯
(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
①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____。
②NaClO3属于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
34.
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旱灾频发,我们在抗旱救灾的同时,更应倡导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型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
A 使用节水龙头     B 用淘米水浇花
C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 工业用水处理后用于洗车、冲厕所。
(3)分析图并结合水资源紧缺指标表,发现属于极度缺水、重度缺水的地区有_____个。
35.
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检测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_(填序号)

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36.
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Y型管体积(已去除胶塞占的体积)为a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b mL。
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读取注射器中水体积为c mL。
(1)实验中红磷和水要足量,目的是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求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37.
根据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室常用仪器填空。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d_____,e_____;
(2)在实验室中完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式为_____;用到的上述仪器有:h和_____ (填序号),除上述可选仪器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图二是气体发生装置,请在图中方框内将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
若只用题目中提供的仪器收集氧气,主要依据了氧气_____(填写性质);验满的方法是_____;若始终不能验满,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 药品不足 B 装置气密性不好   C在试管口加棉花    D 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若收集纯净的氧气最好选_____法收集。
(3)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②排水收集时,待导管口有均匀连续的气泡冒出时才能开始收集;
③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手扇等方法熄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