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一模(最后一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6239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推断题(共1题)

1.
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用有机物A、D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A属于烃类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A相对于H2的密度为13。
②D的分子式为C7H8O,遇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组峰; D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还有________(不含D)种。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流程信息和已知信息,以乙醇和苯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工产品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CH3CH2OH CH3CH2OOCCH3

2.综合题(共1题)

2.

黄铜矿是主要的炼铜原料,CuFeS2是其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回答下列问题:
(1)CuFeS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其组成的三种元素中电负性较强的是_______。
(2)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______。

(3)在较低温度下CuFeS2与浓硫酸作用时,有少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X产生。
①X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属于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X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Cu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SO2,其结构式为,则SO2中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_。
(5)四方晶系CuFeS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Cu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②已知:a=b=0.524 nm,c=1.032 n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uFeS2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3.工业流程(共1题)

3.
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含少量的SiO2、CaO和MgO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取Ba(NO3)2的工业流程。

(1)上述流程中将重晶石和煤磨成粉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主反应为:BaSO4 + 4CBaS + 4CO,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3等副产物生成,通过改变温度以及煤粉的用量可降低副反应发生。

①依据如图判断生成BaS的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温度至少应控制在____以上。
②控制BaSO4的量不变,改变C的量,测得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所示,判断原料中n(C) / n(BaSO4)至少为________(填字母):a. 1.5 、b. 2.0 、c.3.75。
(3)已知BaS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90℃时约为50g/100g水,浸取液中存在三种碱Mg(OH)2 、Ca(OH)2、Ba(OH)2
①浸取过程中产生Ba(OH)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②三种碱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原因是:Mg、Ca、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________。
(4)酸解过程中,向滤液中加入硝酸,即有硝酸钡晶体析出,稍过量的HNO3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4题)

4.
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B.SO42-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O42--8eS2-+4H2O
C.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
D.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
5.
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杨醛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
C.中间体A与香豆素-3- 羧酸互为同系物
D.1 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B.浓硫酸、碱石灰均不可以作食品的干燥剂,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C.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7.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水解
C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碘化钠溶液,一支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Ksp(AgI)<Ksp(AgCl)
D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A.AB.BC.CD.D

5.实验题(共1题)

8.
乙烯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根据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之前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为:______
(2)石蜡油分解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只有甲烷  ②只有乙烯  ③烷烃与烯烃的混合物
(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若装置D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防止暴沸   ②有催化功能   ③积蓄热量   ④作反应物
(5)将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mg,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烃的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用NA表示);
(6)利用A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有______(任填一种),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