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期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3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6

1.简答题(共3题)

1.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改正。
2.
   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B中现象是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
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________;氢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上图字母)。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和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并解释原因________。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和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

(4)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

3.单选题(共13题)

5.
19世纪60年代,通过对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戴维
D.阿伏伽德罗
6.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23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27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27
C.表中“待测”值为5
D.X中含有氧元素
7.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8.
根据图1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9.
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
C.该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4︰5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10.
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11.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2.
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均匀混合
D.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14.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漆
15.
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16.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7.
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样   B. 加料 C. 加热   D. 熄灭

4.选择题(共2题)

18.

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19.

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5.填空题(共6题)

20.
下图是硫化氢(H2S)气体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1.
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________。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22.
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气体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3.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性。火法炼铜的原理:Cu2S+O2=2Cu+SO2在Cu2S中铜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后,溶液很快变蓝色生成CuSO4,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的方程式________。
2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________。
25.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6.实验题(共1题)

2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若B装置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_(填“b”、“c”)。
(2)从装置A~D中选择: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若制取的O2用F装置排水收集,请将图F补画完整。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