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下面是某同学“化学笔记”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
B.化学家们可以创造新的元素,但不能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
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
2.
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
A.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 |
B.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
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 |
D.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
3.
下面是小华关于化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研制和加工新材料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 B.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
C.化学可以促进科学进步 | D.化学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变化过程中你认为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冬天,我们向窗户玻璃上呼气,玻璃上出现小水珠 |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纸上留下深色的字迹 |
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容器内壁有一层白色的物质 |
D.舞台上常用干冰粉末产生云雾缭绕的效果 |
7.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用如图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 ![]() |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 ![]() |
C.瓶内装有浓![]() ![]() |
D.在![]() |
8.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 物 质 |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
![]() | 空气和二氧化碳 | 燃着的木条 |
![]() | 氧气和二氧化碳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 | 硬水和软水 | 肥皂水 |
![]() | 酒精和水 | 看颜色 |
A.![]() | B.![]() | C.![]() | D.![]() |
9.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得出结论 |
11.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
C.探究Mg在CO2气体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Mg(OH)2 |
D.探究Cu(OH)2粉末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
2.多选题- (共4题)
14.
“绿色化学”是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

A.以碳酸镁和盐酸为原料制取氯化镁 |
B.制取硝酸:![]() |
C.制取乙烯醇![]() ![]() |
D.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
15.
下面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内焰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 B.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火焰 |
C.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 D.碰倒酒精灯后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
3.填空题- (共4题)
19.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

(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
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根据图2图3,读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mL,精盐的质量为_____g.

(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根据图2图3,读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mL,精盐的质量为_____g.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
4.实验题- (共3题)
21.
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①过滤;②氧气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明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的实验台前:

据上述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取
液体并对其加热,一般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和
.
以下是小明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
分,实验完毕后小明得了
分.请按要求完成下表:

据上述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


失分操作的编号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失分的原因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2.
重庆一中初三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指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_;
以下为该实验的步骤,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填选项):
①将导管移出盛有石灰水的试管;
②装入药品;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熄灭酒精灯;⑤固定装置;
⑥点燃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能和氧化铜反应且产生上述同样现象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小刚认为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混合制氧气,原因是________;
小丽认为图
装置稍作改变,还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请将改后的装置画在右边方框内(注:不能添加其他仪器和用品). _____________



①将导管移出盛有石灰水的试管;
②装入药品;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熄灭酒精灯;⑤固定装置;
⑥点燃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A.③②⑦⑤⑥①④ | B.⑦③②⑤⑥④① |
C.⑦③②⑤⑥①④ | D.③②⑦⑤⑥④① |





23.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但
和
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发生.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
和
发生了现象说明
和
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种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
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
溶液的烧杯中(如图
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_______
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图
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能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是________
同学们通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有两种:一种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你认为还有另一种是________.
为了进一步证实
和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________.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潮解,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同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因此
固体必须________保存.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某实验小组欲测定其变质情况,取
样品配制成
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所示,由此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A.温度差 | B.重力差 |
C.压强差 | D.浮力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