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如下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试管要与桌面成约___角。
(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①用坩埚钳夹持燃着的镁条,移到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上方,观察燃烧现象。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下图是我们学过的部分实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图A实验中证明该反应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加水或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B中红磷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③图C中盛放氧气的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的目的是防止氧气大量逸出,注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验证_____,验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如下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45° | B.90° | C.![]() | D.![]() ![]() |
(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①用坩埚钳夹持燃着的镁条,移到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上方,观察燃烧现象。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下图是我们学过的部分实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图A实验中证明该反应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加水或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B中红磷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③图C中盛放氧气的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的目的是防止氧气大量逸出,注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验证_____,验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省去。其中D是一种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的固态被称为干冰,E为液体,G是固体,G为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反应关系的G物质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符合反应关系的G物质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氧气、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气体研究如下:
Ⅰ.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

(1)写出A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B所示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制二氧化碳也可选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装置中多孔隔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D所示的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将石灰石放在铜丝网中,该实验说明了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Ⅱ.氧气的收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①如图E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一段时间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如图F所示的装置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该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
③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SO2比CO2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实验二:已知镁条可以在CO2中剧列燃烧: Mg+CO2
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①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②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Ⅰ.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

(1)写出A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B所示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制二氧化碳也可选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装置中多孔隔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D所示的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将石灰石放在铜丝网中,该实验说明了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Ⅱ.氧气的收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①如图E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一段时间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如图F所示的装置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该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
③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SO2比CO2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实验二:已知镁条可以在CO2中剧列燃烧: Mg+CO2

(2)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
数据分析:
①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②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10.
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A. 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12.
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在①中燃烧匙内铺细沙可能是因为硫粉和铜加热时能反应 |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
C.该实验中会产生污染物,可在通风橱内完成 |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和碳酸性质类似 |
5.多选题- (共2题)
16.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满氧气 |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不复燃,则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 |
D.把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
17.
下表实验操作可行或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防止试管炸裂 |
B. | 取用块状固体时 | 可直接用手拿 |
C. |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D. | 用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放点水 | 加快装置的冷却 |
A. A B. B C. C D. D
6.填空题- (共1题)
18.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两句描述了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色。事实上,化学物质也有这样美丽的颜色,如:氯化铁溶液(黄色)、碱式碳酸铜(绿色)、石墨(黑色)等。
(1)请用你刚学过的物质填空:_____(紫黑色)。
(2)用上面给出的物质中既可以用作干电池的电极又可以制铅笔芯的物质是____。
(3)在氮气、氧气、氨气、碳酸氢铵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众不同,该物质是______,它与同组其他物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1)请用你刚学过的物质填空:_____(紫黑色)。
(2)用上面给出的物质中既可以用作干电池的电极又可以制铅笔芯的物质是____。
(3)在氮气、氧气、氨气、碳酸氢铵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众不同,该物质是______,它与同组其他物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