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不同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也能产生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分解”或“化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__________ | 木条迅速复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不同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也能产生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分解”或“化合”)。
2.
某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见右图):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人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3)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选填 “V1﹣V2”、“V1﹣V3”或 “V2﹣V3”)。
(5)思考:本实验导致结果小于1/5的原因是_______ 。
(6)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

请回答: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3)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选填 “V1﹣V2”、“V1﹣V3”或 “V2﹣V3”)。
(5)思考:本实验导致结果小于1/5的原因是_______ 。
(6)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镁条燃烧________,由于镁条燃烧时能_______,常用来制造照明弹。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为了防止_____,实验前要在瓶内留些水或铺层细沙。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②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
③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相平。
①镁条燃烧________,由于镁条燃烧时能_______,常用来制造照明弹。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为了防止_____,实验前要在瓶内留些水或铺层细沙。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②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
③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相平。
3.单选题- (共13题)
11.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收到一瓶氧气但发现收到的氧气中含有一些空气,不可能的原因是
A.导管口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 B.集气瓶开始注水时留有气泡 |
C.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才盖上玻璃片 | D.药品太少或发生装置漏气 |
4.多选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1题)
18.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G为装置编号)。

(1)写出仪器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_。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收集某难溶于水的气体,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____(填药品序号)。
a.稀盐酸 b.碳酸钠 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
小红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G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②第二支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了,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③最后小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有_____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的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1)写出仪器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_。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收集某难溶于水的气体,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____(填药品序号)。
a.稀盐酸 b.碳酸钠 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
小红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G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②第二支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了,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③最后小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有_____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的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