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主要由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和氧气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________________;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1)空气主要由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和氧气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_________。
A.制造霓虹灯 | B.医疗急救 |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________________;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2.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河水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1)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3)操作(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水,操作(3)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3)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1)河水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1)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3)操作(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水,操作(3)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3)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5.
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由此得出的关于该物质元素组成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氮元素 |
B.一定含有氢元素 |
C.一定含有氧元素 |
D.一定含有氮、氢元素 |
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序数为14 |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
8.
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
(1)质量甚微;(2)体积甚小;(3)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4)在化学变化中可分;(5)粒子间有间隔;(6)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1)质量甚微;(2)体积甚小;(3)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4)在化学变化中可分;(5)粒子间有间隔;(6)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1)(2)(3)(5)(6) |
B.(1)(2)(3)(4)(5)(6) |
C.(1)(2)(3)(4)(5) |
D.(1)(2)(3)(4)(6)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20.
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
(1)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Ag____________, (3)2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
(4)一个铜原子_______, (5)2Cl_________
(6)Mg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
(1)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Ag____________, (3)2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
(4)一个铜原子_______, (5)2Cl_________
(6)Mg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
21.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氧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周期,它的核电荷数是8,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3)在第二周期元素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4)在第三周期共有金属元素____种。
(5)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1)氧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周期,它的核电荷数是8,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3)在第二周期元素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4)在第三周期共有金属元素____种。
(5)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2.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若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应该用_______法收集。用该法收集后,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
(5)红热的木炭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_______光。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若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应该用_______法收集。用该法收集后,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
(5)红热的木炭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_______光。燃烧停止后,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