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1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发生.
(1)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块水泥,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氨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
 
(4)结论:水泥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冰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明的猜想,小冰补充的探究实验还不够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混合物(碳酸钙和氯化钙)中碳酸钙的含量,取该混合物11.11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73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假设气体全部溢出)。

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混合物中碳酸钙质量为____________ g(请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结束后,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 g(请写出计算过程)

3.选择填充题(共4题)

3.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不一定变成新分子
B.反应前后,由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共有三种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改变
D.反应后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A.冰、水蒸气 B.氧气、冰水混合物    C.硫粉、海水 D.______
5.
下列方法可鉴别CO2与CO的是(__________)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______
6.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对比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B.实验③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实验①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__________

4.推断题(共1题)

7.
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

(1)分析图中①②③表示的三种反应,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如果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B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D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气体,则E是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9题)

8.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B.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所以二氧化碳一定也会造成酸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氯酸钾反应速率快,故催化刘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9.
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10.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FeB.H2OC.CO2D.NaCl
11.
七氧化二锰常用于测定矿石中铁的含量。七氧化二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7
12.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氨气
13.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
14.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硬水软化。
B. 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5.
下列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的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
16.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6.填空题(共5题)

17.
江西的母亲河----赣江风景秀丽,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江西人的责任.
(1)江西某中学初三学生在赣江对江水进行取样,鉴别其为硬水或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水壶内胆壁上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 + 2H2O,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015年中国科技令人瞩目,成果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

(1)7月,中国科学家顺利完成了锶光钟的第一次系统频移评定和绝对频率测量工作,准确度相当于1.38亿年不差一秒,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3)12月,“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二号一、二级火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9.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单质生成。
(2)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类型________。
(4)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与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0.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
(2)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4)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5)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
21.
“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________  .
A.推广无纸化办公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D.__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实验示意图.

(1)四个实验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实验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①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用实验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反应后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实验④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23.
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此方法制取的氧气中通常含有水蒸气,若用D装置除去水蒸气,则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
(3)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4)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中棉花的作用为_______;棉花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4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