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______。
(2)①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填“a”“b”或“c”)。
②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其理由是_______。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探究实验:分别用不同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和滤液成分的探究。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_____。
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
(6)将10g黄铜放入到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09.8g。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

(1)A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______。
(2)①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填“a”“b”或“c”)。
②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其理由是_______。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探究实验:分别用不同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和滤液成分的探究。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_____。
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
(6)将10g黄铜放入到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09.8g。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

(1)A的名称为______。
(2)C的单质化学式为______。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1)A的名称为______。
(2)C的单质化学式为______。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推断题- (共1题)
3.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

(1)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11题)
6.
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
7.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
B.氢气可以做燃料,是因为氢气有可燃性 |
C.自来水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是因为加热时水中的部分钙、镁离子形成了沉淀 |
D.往锈蚀的锁芯内灌少量铅笔芯粉末易开锁,是因为铅笔芯中的石墨有润滑作用 |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只有纯铜片上有划痕 |
D.往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氧气生成 |
10.
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 B.Z>Y>X | C.Y>X>Z | D.X>Z>Y |
1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
14.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均属于难溶物质 |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C.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15.
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
B.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
D.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
5.填空题- (共4题)
17.
从H、O、S、Fe、K、M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______(2)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3)构成水的微粒______;
(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______(2)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3)构成水的微粒______;
18.
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将质量均为25g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在t1℃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蒸发10g水后再冷却到4℃,它们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分别分别为m(A)、m(B)和m(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和
,则三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将质量均为25g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在t1℃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蒸发10g水后再冷却到4℃,它们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分别分别为m(A)、m(B)和m(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9.
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
(2)上述溶液取10g加水40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
(2)上述溶液取10g加水40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6.实验题- (共2题)
20.
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