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9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3

1.推断题(共1题)

1.
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
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F:______
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剂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过氧化氢溶液温度/℃
氧化铁的用量/g
收集40mL氧气所需时间/s

5
10
20
0
128.5

5
10
20
1.2
16.8

15
10
20
1.2
10.5

5
10
70
0
32.7
 
(1)完成上述实验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下图中的部分装置,请按组装顺序写出所用到的装置代号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有关;通过实验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氧的速率。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_______)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4)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
(5)同学们还想探究催化剂的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是有影响,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一间中学标准教室的长度8米、宽度5米、高3米。试计算在正常情况下一间教室里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已知标况下ρ空气=1.29克/升,ρ(O2)=1.43克/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单选题(共4题)

4.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氧  ④石灰水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5.
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C.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6.
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3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测量)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当天平保持平衡时请问小强实际称量的质量(  )
A.5.3克B.5.6克C.4.7克D.无法判断
7.
如图是几位在实验室操作时的图片,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5.填空题(共2题)

8.
下列事实中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____________;
(2)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___________;
(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___________.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__放在______,如果________就说明氧气已满.
9.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________mL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________mL刻度处;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0.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或药品,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_______
B
___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
 
(2)如果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制备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填字母)。
(3)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④实验结束时,先撤走酒精灯,然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速率比较快,可能导致实验变得不安全,你准备采用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