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8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流程题(共1题)

1.
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高纯硅的制备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1)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2)物质M是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写出步骤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简答题(共3题)

2.
现在有三瓶气体,分别装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对这三瓶气体进行鉴别,包括具体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
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为了避免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问题:
(1)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本实验时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推断题(共1题)

5.
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2)在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以上三个实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结束后,将图1中剩余的两种金属片放入图2试管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③中的溶液为无色,则试管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
②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4)一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4题)

7.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铜丝用于作导线
8.
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9.
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 H2B.2个氮分子: 2N
C.氧化铁: FeOD.氯酸钾: KClO3
11.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达本胺   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B.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12.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探究铁锈蚀条件
B.探究燃烧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分子运动
13.
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
14.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5.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
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
C.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铝
16.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成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烯合金和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烯合金是混合物
17.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 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D.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
18.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20.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6.填空题(共5题)

21.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②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③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④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⑤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__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现象。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都式是__________。
23.
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你说出两种净化水的不同方法__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4.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操作E中用到玻璃棒,作用是_____。
25.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其中乙醇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形成酸雨,请你说出酸雨的危害:_____。(答一点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