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
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色氨酸中共含有______种元素;
(2)色氨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1)色氨酸中共含有______种元素;
(2)色氨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粗盐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同学们为了得到更纯的Na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
(2)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
(3)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
(2)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
(3)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NaOH和Na2CO3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_____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NaOH和Na2CO3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_____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 | _____; |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综合题- (共1题)
5.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5.单选题- (共10题)
7.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 CuSO4和KCl |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
10.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D.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
12.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CO2(HCl):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
B |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MnO2(KC1):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KNO3溶液(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 |
14.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
15.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6.填空题- (共3题)
16.
氧化铵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候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副产品,为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还可用于干电池,蓄电池、鞣革、电镀、医药等工业生产。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氯化铵的化学式______;
(2)标出氧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氯化铵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
(4)氯化铵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1)氯化铵的化学式______;
(2)标出氧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氯化铵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
(4)氯化铵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17.
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四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四种微粒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填序号);
(3)写出①③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四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四种微粒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填序号);
(3)写出①③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8.
空气不仅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2)氮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可用于冷藏血液。在食品包装袋中充人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原因是______。
(1)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2)氮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可用于冷藏血液。在食品包装袋中充人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原因是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