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6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0

1.计算题(共1题)

1.
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甲同学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
 
烧杯+盐酸
大理石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75.0g
13.2g
83.8g
 
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在受热条件下也易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比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精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试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3)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新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____。
3.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
在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5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简答题(共1题)

4.
在做金属化学性质探究实验时:
①已知金属A和B能够发生如下反应:Zn+AC12=ZnCl2+A   B+ZnCl2=BC12+Zn判断Zn、A、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
②某同学不小心把实验后的铁钉和铜丝倒入含有稀硫酸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5.
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MgO2
B.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CaO+CO2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二氧化碳由气态变固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一定会变小
7.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
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8.
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试推断石油属于
A.化合物B.纯净物C.混合物D.单质
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
10.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   B. 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 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B
二氧化碳
能与水发生反应
灭火
C
氧气
可供给呼吸
医疗上用于抢救病人
D
一氧化碳
可以燃烧
用做燃料
 
A.AB.BC.CD.D
12.
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在A中加入下面的固体和液体后,不会使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的是(  )
A.氯化钠和水
B.氢氧化钠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镁条和稀盐酸
13.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2O3 中碳的化合价为+3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D.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4.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说明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又能说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
下列所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将金刚石加工琢磨成钻石
B.氧化钙做食品干燥剂吸水
C.在铜中熔合锌等制成黄铜
D.食盐固体经搅拌溶解于水
16.
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CO2,其主要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
B.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品质
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
17.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钢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
1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固体溶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比水低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9.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5.选择题(共2题)

20.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21.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6.填空题(共5题)

22.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得知: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5.32%,氧气约占0.13%,岩层中含有较丰富的镁资源.请回答:
(1)火星表面的平均气温与地球相比_____(选填“更低”、“相等”或“更高”);
(2)检验取回的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3)科学家设想:利用点燃的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的原理,可以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燃料问题,写出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3.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____,提高煤的利用率,也可将其在高温下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4.
学习化学以后相信你可以正确的解释生活中的诸多现象。
(1)近日,浙江大学研制出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它被预测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净水,说明它有较强的_____性。
(2)衣服沾有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去,洗涤剂能_____油污(填“乳化”或“溶解”),也可以用汽油洗去,因为汽油能_____油污(填“乳化”或“溶解”)。
(3)从微观角度了解这些不同。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因为_____。
②溶液FeSO4为绿色而Fe2(SO 43为黄色因为_____。
③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因为_____。
25.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反应。
(3)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链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若用____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炼得的生铁合金中含2%-4.3%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
26.
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量分数为_____(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实验题(共3题)

27.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装置是_____,向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F收集CO2要将水换成温水,其理由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乙炔气体。已知该反应比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剧烈,据此推测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
28.
在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
将镁、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
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
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
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A.AB.BC.CD.D
29.
如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2)请指出图中明显的错误为___________。
(3)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18.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操作②中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