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潍坊安丘市东埠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拉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6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0

1.计算题(共1题)

1.
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铝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取457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8000g溶液,再逐渐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沉淀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图象如图:(已知氢氧化铝沉淀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X轴表示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W为116克,K为272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图象中,A点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B点氢氧化钠的质量与A点氢氧化钠的质量的差值为 g.
(2)计算氯化镁样品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01),写出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pH 7
(填“>”、“=”或“<”)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3,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3.单选题(共14题)

3.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
9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
 
A.反应后的数值为0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D.丙可能是单质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
C.活性炭吸附色素D.矿石粉碎
5.
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AB.BC.CD.D
6.
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CO+ O2CO2
化合反应
B
2KMnO4K2MnO2+MnO2+2O2
分解反应
C
2Ag + H2SO4 Ag2SO4+ H2
置换反应
D
CuSO4+ BaCl2CuCl2+BaSO4
复分解反应
 
A. A B. B   C. C   D. D
7.
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8.
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
9.
曾用做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氧化合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笑气”的化学式是(  )
A.N2O3B.N2OC.NO2D.NO
10.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N2B.CO2C.H2D.O2
11.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液体的倾倒C.  液体的加热D.稀释浓硫酸
14.
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向pH=2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15.
南宁市人民政府规划,未来三年内将投资约176亿元打造百里秀美邑江,就要从源头上防止邑江水受到污染,下列做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严格控制在邑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
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
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邑江
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16.
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4.填空题(共6题)

17.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
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根据t1t3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3)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1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填字母序号);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填字母序号);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的功能;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填“食醋”或“食盐水”).
(5)防止厨房菜刀生锈,可采用的防锈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小明家厨房用的是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地震后,灾区居民饮用水处理的过程初步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初步对水处理的基础上,将水过滤,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即可).
(2)过滤后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发现水样呈浅黄色,他净水时可加入____________来脱色.
(4)加入漂白粉或氯气进行消毒杀菌,该步骤发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将水分发到灾民家中前可用________来检验水的硬度,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6)有同学提出了用如图装置进行水处理,请说说你的看法(任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
20.
现有盐酸、水、氮气、浓硫酸、氢氧化钙、硝酸铵、甲烷、生石灰等八种物质,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非金属气体单质
(2)具有挥发性的酸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可作化肥的盐
21.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    色;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2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3)图3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22.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 kg,要将其变成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