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OH)2CO3],某同学为了探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A、B、C进行实验,经过一个月的观察,该同学发现B中的铜丝生锈而A、C中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铜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铜与空气中氧气和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试回答:

(1)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你的判断,可用上图所示的D装置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是_____________。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D中铜丝基本无变化。由此可认为铜在有水、空气、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故参与铜生锈反应的物质还有二氧化碳。

(1)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你的判断,可用上图所示的D装置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是_____________。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D中铜丝基本无变化。由此可认为铜在有水、空气、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故参与铜生锈反应的物质还有二氧化碳。
2.计算题- (共1题)
2.
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取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碳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
(2)若实验室制CO2,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并收集一瓶H2,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填字母序号)
(5)利用B装置可检验草酸的化学性质。草酸(H2C2O2)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g的白色沉淀,请计算: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

(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
(2)若实验室制CO2,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并收集一瓶H2,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填字母序号)
(5)利用B装置可检验草酸的化学性质。草酸(H2C2O2)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g的白色沉淀,请计算: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4.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简答题- (共2题)
5.
樱帮助妈妈做家务,感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
(1)打开冰箱闻到一股异味,她建议放一包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
(2)厨房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她用干布擦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打开冰箱闻到一股异味,她建议放一包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
(2)厨房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她用干布擦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
“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 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
(3)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_____(填化学式)。
(1)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 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
(3)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_____(填化学式)。

6.单选题- (共10题)
7.
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9.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原子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
16.
(题文)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
7.选择题- (共1题)
8.填空题- (共5题)
18.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泰的物质的有关问题。
(1)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1)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19.
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CoO、______________。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CoO、______________。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0.
如图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1.
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