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
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

请完成下列计算内容:
(1)样品中碳酸钙的原量分数是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请完成下列计算内容:
(1)样品中碳酸钙的原量分数是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需要列出计算式,结果精确到
)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需要列出计算式,结果精确到

2.流程题- (共1题)
3.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硫酸铜和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图。

(1)步骤①操作名称为______,步骤②中,需要加入过量的______,以确保完全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
(2)为了得到纯净的铜和硫酸亚铁,步骤③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物质是______。
(3)本工业流程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步骤①操作名称为______,步骤②中,需要加入过量的______,以确保完全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
(2)为了得到纯净的铜和硫酸亚铁,步骤③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物质是______。
(3)本工业流程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
;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
和
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方案I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
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
(拓展应用)
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
与浓盐酸共热制取
,同时生成
价的锰的氯化物和另一种常见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



(实验探究)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案I |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复燃, 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______成立 |
方案II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______, 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方案I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
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
(拓展应用)




4.单选题- (共17题)
7.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表: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6.0 | 2.2 | 2.6 | 0.7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4.0 | 3.6 | 0.7 |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 B.丁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 | D.甲一定是化合物 |
8.
小明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
C.分子是一定种类、一定数目的“原子集合”,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集团”,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
D.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 |
11.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用符号表示为N |
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 |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
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 |
1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色彩艳丽且常年不褪色,其中用到了很多矿物颜料。颜料的制作常常用到铬酸钠(化学式Na2CrO4),铬酸钠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2 | B.+3 | C.+5 | D.+6 |
1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
B.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最活泼,具有可燃性 |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
D.空气污染程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无关 |
14.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
C.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置换出铜 |
D.空气中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为它们都有剧毒 |
16.
下列除去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 主要物质 | 杂质 | 选用试剂及方法 |
A | ![]() | ![]() |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粉末 |
B | ![]() | ![]()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
C | 黄铜 | 铁粉 | 加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 |
D | ![]() | ![]() | 通入灼热的氧气 |
A.A | B.B | C.C | D.D |
18.
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
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
C.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
D.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19.
下列有关溶液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物质 |
B.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放置段时间后。其浓度不变 |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
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
20.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露,立刻开启排气扇排气 |
B.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6题)
23.
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
(2)
、
都含______(填离子符号)。
(3)
与
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
和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______。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
(2)


(3)


(4)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



24.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内。甲、乙、内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l)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
(2)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现有
的甲和
的乙混合反应制取内,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
,则剩余乙的质量为______g。
物质 | 甲 | 乙 | 丙 |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l)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
(2)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3)现有



25.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4)碳酸氢钠(
)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末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4)碳酸氢钠(

26.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2)要验证
、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选用了铁丝和硫酸铜溶液,还必须选用一种溶质是______的溶液。
(3)工业上常用稀盐酸去铁锈。其原理是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
、
和
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2)要验证



(3)工业上常用稀盐酸去铁锈。其原理是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



27.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_。
(2)
℃时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
℃时,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在我们熟悉的常见物质中,符合图中c的溶解度曲线的物质是______。
(4)在
℃时,将
a完全溶解于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5)向
℃的水中加入
a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1)

(2)


(3)在我们熟悉的常见物质中,符合图中c的溶解度曲线的物质是______。
(4)在



(5)向



28.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较多,请你举一例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然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_。
(1)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较多,请你举一例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然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9.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乙实验中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丙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1)甲实验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乙实验中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丙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