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6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1

1.计算题(共2题)

1.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

请完成下列计算内容:
(1)样品中碳酸钙的原量分数是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需要列出计算式,结果精确到

2.流程题(共1题)

3.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硫酸铜和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图。

(1)步骤①操作名称为______,步骤②中,需要加入过量的______,以确保完全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
(2)为了得到纯净的铜和硫酸亚铁,步骤③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物质是______。
(3)本工业流程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I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
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__成立
方案II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______,
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__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方案I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
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
(拓展应用)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同时生成价的锰的氯化物和另一种常见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单选题(共17题)

5.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
B.铁和稀硫酸反应: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
6.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
7.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6.0
2.2
2.6
0.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4.0
3.6
0.7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B.丁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D.甲一定是化合物
8.
小明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C.分子是一定种类、一定数目的“原子集合”,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集团”,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D.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
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B.澄清石灰水C.五氧化二磷D.加碘食盐
10.
如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9
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④
C.具有稳定结构的是原子②
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③④
11.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用符号表示为N
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
1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色彩艳丽且常年不褪色,其中用到了很多矿物颜料。颜料的制作常常用到铬酸钠(化学式Na2CrO4),铬酸钠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2B.+3C.+5D.+6
1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B.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最活泼,具有可燃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污染程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无关
14.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用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试管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向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
D.质量相同且过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置换出铜
D.空气中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为它们都有剧毒
16.
下列除去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主要物质
杂质
选用试剂及方法
A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粉末
B
溶液
溶液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C
黄铜
铁粉
加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
D


通入灼热的氧气
 
A.AB.BC.CD.D
17.
把X、Y、乙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A.B.C.D.
18.
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D.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
下列有关溶液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物质
B.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放置段时间后。其浓度不变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20.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露,立刻开启排气扇排气
B.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21.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B.研磨后闻气味
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

5.选择题(共1题)

22.如图,一张圆心角为45°的扇形纸板剪得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扇形纸板的面积是{#blank#}1{#/blank#} cm2(结果保留π)

6.填空题(共6题)

23.
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
(2)都含_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______。
24.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内。甲、乙、内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微观示意图



 
(l)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
(2)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现有的甲和的乙混合反应制取内,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则剩余乙的质量为______g。
25.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4)碳酸氢钠()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末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6.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2)要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选用了铁丝和硫酸铜溶液,还必须选用一种溶质是______的溶液。
(3)工业上常用稀盐酸去铁锈。其原理是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7.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_。
(2)℃时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时,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在我们熟悉的常见物质中,符合图中c的溶解度曲线的物质是______。
(4)在℃时,将a完全溶解于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5)向 ℃的水中加入 a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8.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较多,请你举一例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然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29.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乙实验中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丙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30.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填“m”或“n”)端导管口通入;
(4)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