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1)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右图所示)。水蒸发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分子大小 B.分子间距离 C.分子质量
(2)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过程中,当B中生成的氧气体积为10mL时,A中生成的氢气体积为_________mL。
(3)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4)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以及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取氨气(NH3),,请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分子大小 B.分子间距离 C.分子质量
(2)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过程中,当B中生成的氧气体积为10mL时,A中生成的氢气体积为_________mL。
(3)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A.蒸馏 |
2.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相同。

(1)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相同。
2.流程题- (共1题)
3.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低碳”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低碳”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红、小刚和小涛以“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1)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

(2)小红选择A图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__________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小刚选择B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如果小刚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小涛选择C图所示实验,图中他在天平右边添加砝码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选填“随便”、“由大到小”、“有小到大”)
(3)结论分析: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
(1)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

(2)小红选择A图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__________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小刚选择B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如果小刚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小涛选择C图所示实验,图中他在天平右边添加砝码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选填“随便”、“由大到小”、“有小到大”)
(3)结论分析: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
5.
下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_____________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3)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在我国,用金属制造硬币己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延长硬币的使用寿命,请分别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

①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_____________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3)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Mn Fe SO4溶液 | B.Mn Fe MgSO4溶液 | C.Mn Fe ZnSO4溶液 |

①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题- (共1题)
6.
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_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7.
A、B、C、D、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D是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气体D常用于灭火,E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可以生成A、D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__。
(2)E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 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__。
(2)E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 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5题)
8.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新物质D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30 | 30 | 30 | 0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待测 | 33 | 0 | 22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C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
B.变化后待测物A的质量为35g |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D.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
14.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需区别的物质 |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
A | 食醋与酒精 | 闻气味 |
B | 空气与氧气 | 带火星的木条 |
C | 水和双氧水 | 看颜色 |
D |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 燃着的木条 |
A.A | B.B | C.C | D.D |
16.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的不同 |
C.金属钠和镁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21.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 |
B.电器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
C.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
D.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撤离 |
7.选择题- (共2题)
8.填空题- (共4题)
25.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必然方向。
(1)氢气是可以取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其中“绿色”是指无污染。2017年我国又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
(2)氢气可以通过煤的气化得到,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1)氢气是可以取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其中“绿色”是指无污染。2017年我国又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
A.一种化合物 | B.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
C.一种可再生能源 | D.一种可以燃烧的固态水 |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_______; (2)两个银原子_______; (3)氯化亚铁__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5)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1)氩气_______; (2)两个银原子_______; (3)氯化亚铁__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5)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构成水的粒子可用_________(填序号)表示。

(2)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与__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②C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④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⑤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构成水的粒子可用_________(填序号)表示。

(2)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与__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②C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④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C.元素的原子序数 |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28.
下图是某学生在2018年12月24号购买的口香糖的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口香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口香糖可保护牙齿,活动面部肌肉,但也含造成环境问题,仔细观察标签,请回答吃完后剩余胶基的正确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3)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腐败,BHT(化学式C13H30O)是一种抗氧化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1)这种口香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口香糖可保护牙齿,活动面部肌肉,但也含造成环境问题,仔细观察标签,请回答吃完后剩余胶基的正确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3)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腐败,BHT(化学式C13H30O)是一种抗氧化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29.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_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________通入。
(3)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F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进入______(选“a”或“b”)。
(4)己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____________做气体发生装置。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_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________通入。
(3)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F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进入______(选“a”或“b”)。
(4)己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____________做气体发生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