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5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2

1.综合题(共2题)

1.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共出现了______种氧化物;
(2)上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对这一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一.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______,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
(2)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和氢氧化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二.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a.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
b.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c.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______。
A.B.C.D.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合肥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
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
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备,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中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_。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______(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32:3B.40:3C.48:3
(实验与结论)
①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②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然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此红色铜球,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3.单选题(共12题)

4.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金刚石刻划玻璃
C.稀有气体用于作闪光灯、霓虹灯D.太阳能发电
5.
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6.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
7.
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 0.12 毫米的超薄玻璃,含有Al2O3、SiO2、B2O3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物
B.Al2O3、SiO2、B2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C.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
D.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
8.
自去年入冬以来,我省乃至全国多地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危害健康,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A.汽车限行,提倡公交出行B.使用清洁能源
C.垃圾集中焚烧D.大力植树造林
9.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鱼类在水中要用鱼鳃呼吸,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藻类和陆地上的植物的光合作用
C.常温下由于氦气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氦气常用于填充食品袋,防止食品腐败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因为稀有气体在电流的作用下生成了有色物质
10.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将海水转化成淡水
过滤、活性炭吸附、煮沸
C
鉴别氦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D
除去中的
点燃
 
A.AB.BC.CD.D
11.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球生成,罩在火焰上方的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②   ③     ④   ⑤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⑤
12.
2018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B.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13.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带上火把进入山洞进行科学探究D.燃气热水器最好安装在浴室
14.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5.
下列装置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B.C.D.

4.填空题(共1题)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②5个铵根离子:______;
③n个氦原子______;
④硫酸铁______;
⑤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7.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装置如下,请回答:

(1)写出编号I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并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药品用______(
A.6%的过氧化氢溶液B.20%的过氧化氢溶液)比较合适。
(5)工业制氧气,利用的原料是空气。步骤: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液化,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