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请通过计算回答:
(1)表中m的值为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的MgCl2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请通过计算回答:
(1)表中m的值为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的MgCl2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工业上蒸馏法淡化海水,其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分离出淡水。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工业上利用石灰石、精盐、以氨为媒介进行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图(部分流程、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可制成饱和氨盐水(氨气极易溶于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图中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该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答两种,水除外)
(1)工业上蒸馏法淡化海水,其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分离出淡水。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工业上利用石灰石、精盐、以氨为媒介进行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图(部分流程、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可制成饱和氨盐水(氨气极易溶于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图中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该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答两种,水除外)
3.推断题- (共1题)
3.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4.单选题- (共15题)
5.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CO+O2![]() |
C.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 |
D.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2O2═2H2O+O2 |
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
9.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
10.
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aCl |
B.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了海水中各组分的颗粒大小不同 |
C.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
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 |
11.
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性 |
B.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中的纸片上 |
C.粗盐提纯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 |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
12.
用NaCl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依次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保存等步骤 |
B.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
C.取水时仰视读数,可能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D.若改用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得到上述溶液,则需加入20%的氯化钠溶液50g |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 |
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
14.
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
C.中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 D.服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
15.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
组别 | 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A | 切开土豆,在剖面上滴两滴碘水 | 变蓝 | 土豆含有淀粉 |
B | 在1ml无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 | 溶液变蓝 | 原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溶液 |
C | 烧碱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无明显现象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发生反应 |
D | 取2ml鸡蛋清,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 鸡蛋清凝结 |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 质 | 杂 质 | 除杂药品或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盐酸 | 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
B | CaO | CaCO3 | 适量的水,过滤 |
C | N2 | O2 | 灼热的铜网 |
D | CO | CO2 |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
A.A | B.B | C.C | D.D |
17.
)
A.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不要吃油脂类食物 |
B.在六大类营养素中,除了水以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
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因此我们要大量补充葡萄糖酸锌 |
18.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
B.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
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
D.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 |
5.填空题- (共2题)
19.
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纯碱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___________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
(3)在厨房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作用。
(4)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会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___________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
(3)在厨房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作用。
(4)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会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0.
化学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大枣中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其中起到调节机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_。微量元素__________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2)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车在放电时,将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塑料袋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枣中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其中起到调节机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_。微量元素__________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2)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车在放电时,将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塑料袋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1.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来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若A中装入的是稀硫酸,则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装置中,为测得氢气的体积,还需要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_,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________________(填“m”或“n”)。
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升,求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还缺少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若用”称量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从而计算锌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来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及需要测量的数据__________。

如图装置中,为测得氢气的体积,还需要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_,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________________(填“m”或“n”)。
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升,求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还缺少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 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