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4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5

1.计算题(共1题)

1.
计算:将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g,
(1)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大致如图,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2.推断题(共1题)

2.
元素X和Y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D分别是X、Y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A、D都为单质;B和C都为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元素
X
Y
 糖类信息
该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该元素形成的一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Y元素的该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是_____。
(2)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可以通过A→B的转化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②D→B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③区分A与D可用燃着的木条
④C比B多一个Y元素的原子

3.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融化B.葡萄酿酒C.菜刀生锈D.大米长霉
4.
表中记录了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部分质量。有以下几种说法: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g
3.4
m
0
1.8
反应后/g
1.7
n
3
4.5
 
①物质甲中一定含氮、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物质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③物质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3
④反应中,丙与丁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2:3
⑤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6:9
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正确的说法组合是( )
A.②④B.②⑥C.①⑥D.②③⑤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单质B.①③都是纯净物
C.③④都是氧化物D.②③④都是混合物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不同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冲天香阵透长安”,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7.
图I是教材某一探究实验,图Ⅱ为改进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图Ⅱ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②图I和图Ⅱ实验都能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③图Ⅱ比图I实验更环保
④图Ⅱ实验气球的作用是收集氨气
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大
⑥图Ⅱ装置D中烧杯里的热水换成冰水也能达到②中所述实验目的
下列组合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8.
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茶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C6H6O6),宝石的成分很复杂,有些含有Al2O3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维生素C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
B.Al2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C.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比Al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高
D.Al2O3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7:16
9.
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蒸馏水不含任何化学元素,可以长期饮用
C.氧气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害
D.饼干暴露在空气中变软与空气里含有水蒸气有关
10.
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要对准二氧化锰处加热才能产生氧气
D.本实验可以得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结论

4.填空题(共1题)

11.
用恰当的化学用话填空
(1)二氧化硫_____。
(2)写出氯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化合价_____。
(3)如图表示镁在某物质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题(共3题)

12.
实验室用如图方法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B、C三个实验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
(2)C实验中测量正确,但发现实验后的总质量小于实验前的总质量原因是_____。
13.
图1和图2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
 
①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如图2,集气瓶容积为200mL,量筒的量程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却,因试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已知白磷在强光照射下易燃,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
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关闭止水夹a、b;
Ⅱ.强光照射引燃白磷
Ⅲ.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b,最终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
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步骤I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
②若步骤I中只关闭止水夹a,不关闭止水夹b可能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③与图1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
(2)正确选用测量数据或字母表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14.
如图1,某同学探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提示: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程中伴随热量放出,气体从溶液出来会带出水蒸气。
 
(1)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细铁丝燃烧实验,验满是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导管_____(填“e”或“f处)
(2)若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则导管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若读数时俯视量筒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大
②若未冷却就读数,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③要先用产生氧气排除管内空气,再连接装置
(3)某同学用如下装置探究石蜡的组成,用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从左端通入,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石蜡燃烧,证明石蜡含有碳元素的证据是_____,实验结束并冷却后发现玻璃管口处有水珠出现,不能足以证明石蜡含有氢元素的理由是_____,图2中空试管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