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0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4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2.综合题(共1题)

2.
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_______ 性,用生铁制铁锅而不用纯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
D.乙不是化合物
5.
下列每组离子相互反应,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Cu2+、Na+、NO3-、OH-B.H+、Ca2+、CO32-、SO42-
C.NH4+、K+、CO32-、OH-D.Mg2+、Ba2+、SO42-、H+
6.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碘升华B.铜生锈C.研磨固体D.海水晒盐
7.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BaCl2+2AgNO3===Ba(NO3)2+2AgCl↓ B. 2NaCl+2H2O2NaOH+H2↑+Cl2
C. Fe2O3+3CO2Fe+3CO2    D. 2Mg+CO22MgO+C
8.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   B. 该反应表示H2与O2化合生成水
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9.
结构决定性质,下列微粒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    )
A.B.C.D.
10.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③
11.
下列各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固体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
B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鉴别CuSO4、MgSO4、NaCl、KOH四种溶液
不加其它试剂,利用物质的颜色和相互反应进行鉴别
D
除去硝酸钠中少量的氯化钠
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1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的仪器有     (    )
①烧杯 ②量筒 ③药匙 ④托盘天平 ⑤玻璃棒 ⑥漏斗 ⑦蒸发皿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⑤⑥⑦D.全部
13.
鲜鸡蛋呼吸时会排出二氧化碳,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保护膜,因而可作为鲜鸡蛋保鲜剂的是  (    )
A.NaOH溶液B.稀盐酸C.稀硫酸D.石灰水
14.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主要成分)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甲烷 沼气  CH4B.氯化钠 食盐  NaCl
C.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D.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15.
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一小片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
测定某溶液的pH
B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该先检验纯度
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C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D
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稀释浓硫酸
 
A.AB.BC.CD.D
1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食用碱B.烧碱C.纯碱D.生石灰
17.
常温下,一些饮料或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品
苹果汁
苏打水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8.1~8.4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牛奶和苹果汁都显酸性B.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C.苏打水和鸡蛋清都显碱性D.苏打水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5.填空题(共2题)

18.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离子___________;   (2)小苏打_______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
19.
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氯化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2)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
(3)要使氯化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的方法是 __________。
(4)t ºC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0.
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装置A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 ______,发生装置相同的理由是:______,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21.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