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片区合作共同体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9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将4cm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HCl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出现白色固体。
小组同学为探究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在MgCl2溶液中,常温下发生反应:Mg+2H2O═Mg(OH)2↓+H2↑。
(猜想)
Ⅰ.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
Ⅱ.反应后有镁粉剩余Ⅲ.生成了Mg(OH)2沉淀
(实验)相同3次实验,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直至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___(填现象),分别得到干燥洁净固体mg。
(1)对比实验:将mg固体与mg___,分别加入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观察固体有无明显减少。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取m g固体,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___现象。
结论:假设Ⅱ也不成立。
(3)取m g固体,全部溶于稀硝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gMg(OH)2沉淀;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2.87g沉淀。
结论:假设Ⅲ也不成立,若已知白色固体化学式为[Mgx(OH)y___z],则缺少的元素符号为___。
(结论)经计算分析x:z=___,x:y=___。
请写出得到白色固体和H2的化学方程式(已知两者计量数比为1:2):___。

2.推断题(共1题)

2.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OH 、NaCl 、K2SO4、Na2CO3、Cu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此固体中一定没有___;
(2)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则此固体中一定含有___;
(3)取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

3.流程题(共1题)

3.
某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生产原理:将氨气(NH3)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小苏打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先通入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 分离出固体产物,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2)溶液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

4.单选题(共5题)

4.
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B.应用②得到NaOH的同时还生成Cl2和H2
C.应用③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一定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
5.
下列排顺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B.物质的溶解
C.铁元素质量分D.金属的活动性: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黑色固体生成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C.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至沸,出现红色沉淀
D.紫色石蕊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不变色
7.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液态CO2扑灭图书馆火灾B.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C.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盐水去除水垢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道路洒水,减少扬尘B.公交出行,低碳生活
C.金属回收,资源再生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5.多选题(共1题)

9.
下列四种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只需组内两两物质间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HNO3NaOH Na2CO3HClB.HCl Na2CO3CaCl2NaNO3
C.FeCl3NaOH H2SO4Ba(OH)2D.K2SO4CuSO4NaOH NaNO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