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9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6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中国有很长的饮茶历史,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物质。
茶多酚是从天然茶叶中提取的混合物,由儿茶素、黄酮苷类、酚酸等组成,是一种白色粉末,略有吸水性。易溶于温水、乙醇等,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茶多酚容易被氧化变色,下图是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氧化的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4种物质)。

研究发现,茶多酚是茶叶发挥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最典型的代表是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预防癌症、降血脂、减少体脂形成、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研究表明,喝下一杯茶半小时后,血中的抗氧化容量(对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加41%﹣48%,并能在高水平状态持续一个半小时。
茶多酚还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茶多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如下:
食物
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熟坚果
油炸面制品
燕麦片
方便面
含量(g/kg)
0.4
0.2
0.2
0.2
0.2
 
溶剂法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之一,利用茶多酚和茶叶中其他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具体的方法是将茶叶用乙醇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描述请你归纳茶多酚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
(2)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氧化的过程中,其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a B b C c D d
(3)若一包方便面的质量是100g,则最多加入茶多酚保鲜剂_________________mg。
(4)下列关于茶多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茶多酚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
B 适量喝茶有益身体健康
C 利用溶剂法提取茶多酚属于化学变化
D 某同学在中午12点喝了一杯茶,他血中的抗氧化容量的较高水平可持续到14点
(5)保存茶多酚晶体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F、G、H、I是化学上常见的物质,它们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白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其中B有刺激性气味。D、G常温下是无色液体,I是一种黑色的固体。C与D间的反应是自然界重要的化学反应。请仔细分析回答相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是自然界重要的化学反应,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关于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 可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 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C 可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D 可保持大气某些物质含量相对稳定

3.简答题(共1题)

3.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面关于水的两个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能,通过对电解水产物的验证,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图3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 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 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水电解系统中KOH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KOH溶液浓度变大.

4.单选题(共16题)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制成铁锅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榨取果汁C.酒精挥发D.葡萄酿酒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B.冰水混合物C.清新空气D.大理石
7.
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不带来其他气体,下列物质最适合选用的物质是
A.木炭B.硫磺C.红磷D.铁丝
8.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食盐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实验室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少量氧气
9.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1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5步: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加几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
11.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2.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下列应对水短缺的措施: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⑤提倡节约用水,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3.
氢气是很好的能源物质,但不便于储存和运输。氢化钙是一种储氢材料,其储存和释放氢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储氢过程发生化合反应
B.释放氢的过程也发生化合反应
C.氢气属于绿色能源
D.保存氢化钙应注意防潮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可以将化学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化
B.酒精燃烧时释放出能量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阳能
D.电灯通电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热能的化学变化
15.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16.
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7.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左盘上砝码为25g,游码为2.5g,指针在正中央,药品的质量是( )
A.27.5gB.25gC.22.5gD.无法确定
18.
若要量取16.7mL的水,读数时仰视,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将( )
A.偏大B.偏小
C.无法确定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9.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5.选择题(共2题)

20.我会选出正确的答语

A. Great.

B. Thank you.

C. Sure.

D. It's rainy.

21.我会选出正确的答语

A. Great.

B. Thank you.

C. Sure.

D. It's rainy.

6.多选题(共1题)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发光、放热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不一定不能燃烧
D.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则碱式碳酸铜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7.填空题(共4题)

23.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氮元素_________________;(2)铜元素_________________;(3)铁元素_________________;(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__。
24.
现有①氢气 ②水 ③氧气④干冰 ⑤金刚石 ⑥高锰酸钾,根据要求用序号填空:
(1)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
(5)覆盖地球表面积约75%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
(6)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5.
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选序号填写)。
a.活性炭 b.明矾 c.石灰石 d.盐酸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6.
现有下列仪器,根据要求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A 镊子 B 集气瓶 C 广口瓶 D 胶头滴管 E 药匙 F 试管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4)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共3题)

27.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小丽同学所在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集气瓶里装进a mL的水;
②用热的玻璃棒引燃燃烧匙里的白磷,生成大量白烟;
③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④结束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 mL;
⑤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mL。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400mL,a=80mL,则b约为_________________mL.则该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 mL的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28.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下同),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实验时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
(4)1909年化学家哈伯合成了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装置,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D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

(1)王亮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图A),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李峰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里(图B),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王丽同学轻轻捏C中胶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