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1.
我国黄延强和张涛院士在肼分解制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7:1 |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
C.两种生成物均为单质 | D.生成的乙与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
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 B.属于非金属元素 |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 | D._____________ |
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 |
A | FeCl2溶液(氯化铜) | 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
B | CuO(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CO2(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Cu粉(铁) | ___________________ |
5.
右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气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从a管进 |
B.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管进 |
C.测量氧气体积,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
D.用于病人输氧,瓶内装水,______管接供氧钢瓶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小昊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小昊确定以“铁和硫酸铜溶液”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二所示。

(进行实验)
(交流反思)(1)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硫酸铜溶液直接利用图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填序号)。
(2)实验结束后,过滤步骤⑤烧杯中的混合物,洗涤和干燥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5.8g,则该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小昊确定以“铁和硫酸铜溶液”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二所示。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记录 | 解释或结论 |
①调零 | ![]() | 如图一所示,调节平衡螺母天平无法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称量铁钉的质量 | 记录称量数据为5.6g | ![]() |
③称量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 | 记录称量数据为113.2g | ![]() |
④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 _______________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⑤充分反应后,按如图二方式放好仪器和药品并称量 | 记录称量数据为___________ |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交流反思)(1)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硫酸铜溶液直接利用图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 | B.稀硫酸 | C.硝酸银 | D.乙醇 |
7.
小天在厨房中将白醋和鸡蛋壳放在小玻璃杯中观察到大量气泡,于是在实验室与大家对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白醋由醋酸(化学式:CH3COOH)和水组成。
②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水能使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
(提出猜想)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为了控制白醋和鸡蛋壳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从图一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填序号),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若气体中含有氢气,则G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只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余都无明显现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拓展)
(1)小军通过查阅资料获知,鸡蛋壳与白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X+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用带火星的木条能检验出产生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小昊立即反对,小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白醋由醋酸(化学式:CH3COOH)和水组成。
②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水能使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
(提出猜想)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为了控制白醋和鸡蛋壳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从图一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填序号),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若气体中含有氢气,则G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只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余都无明显现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拓展)
(1)小军通过查阅资料获知,鸡蛋壳与白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X+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用带火星的木条能检验出产生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小昊立即反对,小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8.
小宇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热时间t1后,9.68g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9.68 | 9.04 | 7.16 | 7.16 |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热时间t1后,9.68g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4.流程题- (共1题)
9.
我国重型卡车采用SC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SCR工作原理如下图:

(1)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2)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和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SCR催化反应器中NH3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重型卡车采用SCR技术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

(1)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2)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SCR催化反应器中NH3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重型卡车采用SCR技术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11.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增大 |
B.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电子数 |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
13.
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
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4.
2018年10月27我国大飞机C919首次飞回故乡南昌。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锂合金是一种化合物 |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锂的硬度大 |
C.铝锂合金的密度较小 | D.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
1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会放出热量,故放出热量的反应都是燃烧 |
B.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静置沉淀也能降低水的硬度 |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
D.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
6.填空题- (共2题)
19.
2018年10月,我省第十五届省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景德镇举行,陶瓷火炬赢尽喝彩。
(1)火炬的主要材料为陶瓷,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2)火炬内的黑色容器装有煤油和灯芯。煤油的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化学式:C12H26)。十二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它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炬的灭火方法为用灭火盖盖灭,它的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火炬的主要材料为陶瓷,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A.![]() | B.![]() |
C.![]() | D.![]() |
(3)火炬的灭火方法为用灭火盖盖灭,它的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根据下图某食用盐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1)图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
(2)氯化钠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__________。

(1)图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
(2)氯化钠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1.
蜡烛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常用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实验中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由此可知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2)实验二: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实验时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燃着的蜡烛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快速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1)实验一:实验中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由此可知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2)实验二: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实验时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燃着的蜡烛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快速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