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下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简答题- (共1题)
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其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
(2)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通过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均降温到t1℃,则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
A 乙>甲=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4)若丙为氢氧化钙,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不再溶解
B 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D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1)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
(2)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通过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均降温到t1℃,则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
A 乙>甲=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4)若丙为氢氧化钙,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不再溶解
B 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D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4.计算题- (共1题)
4.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4题)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
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V.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ρ。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③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④当丙中无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后读取量筒戊中水的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⑤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说法是( )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③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④当丙中无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后读取量筒戊中水的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⑤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说法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8.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 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 X 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是一种有毒气体 |
B.反应⑤一定需要高温条件 |
C.向 Ca(OH)2 溶液中加入 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
6.选择题- (共1题)
7.多选题- (共1题)
10.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并出现狂躁、暴 力、自杀等倾向,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 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是 149 |
B.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0:15:1 |
C.是由 C、H、N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D.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8.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