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 CO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_________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化的视角……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
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
B.滴加 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①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一致认为_____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②若方案 B 正确,请写出此方案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 2)第二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和 CO2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

①设计图乙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图丙中曲线______(填 I 或者 II)表示 CO2和 NaOH 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 3)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第三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获得了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丁),曲线 III 为 C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曲线 IV 为 CO2与水的反应。由此证明 CO2与 NaOH 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与 CO2也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当 10g8%的 NaOH 溶液通入一定体积的 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CO3和 NaHCO3, 则参加反应的 CO2的体积范围_____(该状况下,CO2 的密度为 2g/L)
(实验探究 4)第四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图 1 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 250mL 的烧瓶内收集满 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 85mL 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 85mL 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三位同学同时振荡烧瓶。观察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2)
①导致曲线 1 中 CD 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________。在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 E 点的方法是_________ 。
②曲线 2 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曲线 2 与曲线 3 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
④对比曲线 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
A.CO2 能与水发生反应
B.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2;
C.CO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D.检验 CO2 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E.吸收 CO2用 NaOH 溶液较合适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 CO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_________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化的视角……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
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
B.滴加 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①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一致认为_____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②若方案 B 正确,请写出此方案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 2)第二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和 CO2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

①设计图乙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图丙中曲线______(填 I 或者 II)表示 CO2和 NaOH 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 3)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第三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获得了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丁),曲线 III 为 C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曲线 IV 为 CO2与水的反应。由此证明 CO2与 NaOH 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与 CO2也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当 10g8%的 NaOH 溶液通入一定体积的 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CO3和 NaHCO3, 则参加反应的 CO2的体积范围_____(该状况下,CO2 的密度为 2g/L)
(实验探究 4)第四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图 1 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 250mL 的烧瓶内收集满 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 85mL 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 85mL 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三位同学同时振荡烧瓶。观察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2)
①导致曲线 1 中 CD 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________。在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 E 点的方法是_________ 。
②曲线 2 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曲线 2 与曲线 3 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
④对比曲线 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
A.CO2 能与水发生反应
B.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2;
C.CO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D.检验 CO2 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E.吸收 CO2用 NaOH 溶液较合适
2.综合题- (共2题)
2.
神州十一号与天空二号的成功对接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1)合金材料的研发

①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图 1 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填序号“a”“b”或“c”)。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而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工程建设中常用到的钢材中会添加镍、铬等元素,其目的是______。
②镁合金被誉为“21 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 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 MgH2 和 Al,“储氢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合成材料的改良
①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 其受热分解生成熔点较高的MgO和Al2O3,其阻燃原理是______。碱式碳酸铝镁中 a、 b、c、d的代数关系式______。
(3)CO2 的绿色利用
①目前空间站处理 CO2 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 H2使 CO2转化为甲烷并得到生活用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 CO2 热解为碳和氧气,这一转化过程(如图 2)中化合价升高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
(1)合金材料的研发

①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图 1 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填序号“a”“b”或“c”)。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而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工程建设中常用到的钢材中会添加镍、铬等元素,其目的是______。
②镁合金被誉为“21 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 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 MgH2 和 Al,“储氢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合成材料的改良
①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 其受热分解生成熔点较高的MgO和Al2O3,其阻燃原理是______。碱式碳酸铝镁中 a、 b、c、d的代数关系式______。
(3)CO2 的绿色利用
①目前空间站处理 CO2 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 H2使 CO2转化为甲烷并得到生活用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 CO2 热解为碳和氧气,这一转化过程(如图 2)中化合价升高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
3.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和生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水的净化
①图1所示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其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②图2为水的蒸馏装置图,图1与图2的净水原理中,能降低水硬度的净水方法是图_____ (填“1”或“2”)。
(2)水的组成。
①图3是水的电解装置,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玻璃璃管里加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可以增强导电性。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_____ (填“酸”“碱”或“中”)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则图4中能表示电解时管b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变化得到的粒子是_____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3)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图5所示),关闭K,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出。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1)水的净化
①图1所示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其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②图2为水的蒸馏装置图,图1与图2的净水原理中,能降低水硬度的净水方法是图_____ (填“1”或“2”)。
(2)水的组成。
①图3是水的电解装置,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玻璃璃管里加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可以增强导电性。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_____ (填“酸”“碱”或“中”)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则图4中能表示电解时管b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变化得到的粒子是_____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3)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图5所示),关闭K,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出。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4.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所属物质的类别是____。纯碱溶液能使酚酞显__色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写出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
(5) NH4Cl溶液中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__和__(填离子符号),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所属物质的类别是____。纯碱溶液能使酚酞显__色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写出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
(5) NH4Cl溶液中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__和__(填离子符号),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
4.单选题- (共17题)
5.
硫的氟化物有SF2、SF4、SF6 等,其中SF4 最好的制法是在温热的乙腈(CH3CN)溶液中由NaF对SCl2进行氟化:3SCl2 +4NaF
S2Cl2 + SF4 + 4X,则生成X的化学式为( )

A.Na4Cl4 | B.SCl4 | C.NaCl | D.NaCN |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Fe+CuSO4===Cu+FeSO4 |
B.Na2CO3+2HCl===2NaCl+H2O+CO2↑ |
C.Ba(OH)2+CO2===BaCO3↓ +H2O |
D.2H2O2===2H2O+O2↑ |
8.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
D.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
9.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固体能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Na2CO3、NaCl、Na2SO4 | B.FeCl3、NaOH、NaCl |
C.CuSO4、KCl、HCl | D.Na2CO3、KCl、CaCl2 |
11.
一枝蒿酮酸(C15H20O3)可用于抗流感药物合成。下列关于一枝蒿酮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臭氧(O3)分子 | B.一个分子含有38个原子 |
C.相对分子质量为248g | D.碳氢的质量比为3∶4 |
15.
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 B.澄清石灰水——防止与CO2反应 |
C.浓硫酸——防止吸水 | D.生石灰——防止与O2反应 |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3题)
23.
有关CuSO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已知:(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1)Cu+2H2SO4(浓)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②比途径①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B.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的成分是SO2和SO3 |
C.反应④中加入过量的NaOH是为了给生成的Cu(OH)2提供碱性环境,防止Cu(OH)2溶解 |
D.理论上途径①中80g铜与200g98%的浓硫酸反应可得到200g硫酸铜 |
24.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
C.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
D.可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25.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选用试剂 | 操作 |
A | 除杂:铜粉中混有铁粉 | 稀硫酸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
B | 除杂:KNO3溶液中混有了KOH | CuSO4溶液 | 加入适量试剂、过滤 |
C | 区分NH4HCO3和NH4Cl | 稀盐酸 | 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D | 分离CO2和CO混合物 | ①NaOH溶液 ②浓盐酸 | 先用①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剩余溶液中加②,即可“释放”出纯净的CO2 |
A.A | B.B | C.C | D.D |
7.实验题- (共1题)
26.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进。(选“b”或“c”)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G,气体应从G装置的_____口(填“b”或“c”)通入。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进。(选“b”或“c”)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G,气体应从G装置的_____口(填“b”或“c”)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