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1题)
2.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水的相关问题。
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图2为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2与图1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______
检验由图1所获得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的试剂是______
图3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能。
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可用______检验A管中的气体。
、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若A管中收集2L的气体,则B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L
如图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

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
结合实验现象和微观的模型变化过程请写出化学式表达式______;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图2和图3中的发生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取决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
”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说明水是化合物的实验事实:______
写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
地球表面约有
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 量却不足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行为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A~H是初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E___,G____,H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B→F_,②C→B__,③B→G__.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E___,G____,H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B→F_,②C→B__,③B→G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资料1: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资料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资料3: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
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
探究一:气体制备

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
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______装置
填序号
,检验试管中已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
探究二:氨气测定
实验室常用稀硫酸
来吸收氨气
,生成硫酸铵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
用上述原理和图2实验装置测定某公厕中氨气含量平均值。

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
的空气,最后称得Ⅰ装置增重了
备注增重的质量是氨气的质量
。该公厕空气属于人体感受______
填序号
程度。某同学认为测得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相符,请你分析产生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______。
资料1: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资料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资料3: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探究一:气体制备





探究二:氨气测定






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





5.单选题- (共13题)
6.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
B.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C.水的天然循环--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20 mL处 | B.15 mL处 | C.10 mL处 | D.5 mL处 |
12.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 | D.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16.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 |
B.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 |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
D.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 |
17.
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小静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 B.设计实验 | C.操作实验 | D.得出结论 |
6.选择题- (共2题)
7.填空题- (共2题)
20.
如图
、
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图D表示原子则
______;它的化学性质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
微粒B在反应中______
得或失
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
图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
填序号
。
、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
填序号
。

















21.
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含义:
(1)铁元素______;
(2)2个碳原子______;
(3)钠离子______;
(4)2Mg2+前面数字“2”的含义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6)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7)氦气______;
(8)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____;
(1)铁元素______;
(2)2个碳原子______;
(3)钠离子______;
(4)2Mg2+前面数字“2”的含义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6)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7)氦气______;
(8)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
______,
______。
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填代号
,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请你帮她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写其中一个即可
乙同学在实验室想制取
气体,她选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的原理是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
,可用______
填代号
装置收集
。
装置B和装置C都可以用于制取同种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若最后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是______
写一条即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