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7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
实验三
_____
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将实验三反应后的溶液倾倒掉.向剩余的固体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其目的是: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简要回答下列的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其反应文字表式:_____,该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剩余物属于_____物(纯净物、混合物)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_____、_____方法收集该气体。

3.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生成新物质
B.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C.一定有沉淀生成
D.一定需要加热
4.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5.
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氮气
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6.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氮气B.五氧化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7.
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二氧化碳B.氧气
C.氮气D.稀有气体
8.
将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剩余物不可能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9.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0.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11.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A.B.C.D.
1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固定仪器;③熄灭酒精灯;④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④⑤③B.②①④⑤③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④③⑤

4.填空题(共3题)

13.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____(填符号);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和_____;
(2)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____.
15.
液体药品通常盛在_____。取用时,瓶盖应______放在实验台上,若实验没有说明用量,应取_____mL液体;取用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时,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的将试管竖立起来的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