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小组同学用8.0g黑色氧化铜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1)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入稀硫酸中,溶液显__________色。
(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多可产生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
(1)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入稀硫酸中,溶液显__________色。
(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多可产生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Ⅰ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图:

(1)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3)石灰窑中煅烧产生气体通入碳化塔制成超细碳酸钙,这步操作的优点是______。
Ⅱ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E、G为单质,M为暗紫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_________。
(2)E和稀盐酸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M→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3)石灰窑中煅烧产生气体通入碳化塔制成超细碳酸钙,这步操作的优点是______。
Ⅱ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E、G为单质,M为暗紫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_________。
(2)E和稀盐酸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M→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pH越小,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越多。
②稀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中会挥发出HCl气体,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溶液的pH变小。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如图:

(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溶于蒸馏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夹K1,关闭止水夹K2并取下甲、乙中间的橡胶管,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K1,连接甲、乙中间的橡胶管,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K3,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6和6.6.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下同),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二氧化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6)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_______(填“能”或“否”)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措施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阅资料)
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pH越小,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越多。
②稀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中会挥发出HCl气体,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溶液的pH变小。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如图:

(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溶于蒸馏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夹K1,关闭止水夹K2并取下甲、乙中间的橡胶管,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K1,连接甲、乙中间的橡胶管,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K3,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6和6.6.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下同),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二氧化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6)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_______(填“能”或“否”)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措施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简答题- (共2题)
4.
“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5月5日,我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准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最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物理性质)。
(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等,钛合金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_____(填“强”或“弱”),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蚀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物理性质)。
(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等,钛合金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_____(填“强”或“弱”),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蚀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5.
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1中能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m或n)。

(2)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_____(填字母序号)。

(3)“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

①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填序号)。
A 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侧 B 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 右盘中减少砝码 D 左盘中增加食盐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填“>”或“<”或“=”)5%。
(4)图4是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部分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小明用甲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但没有看到气泡,其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
a.先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b.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
②接着,用乙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右拉,看到仪器a下端有气泡逸出;再将注射器活塞向左推,看到仪器a下方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可将仪器a换成注射器,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1中能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m或n)。

(2)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 B.生石灰固体 | C.水 | D.硝酸铵固体 |

①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填序号)。
A 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侧 B 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 右盘中减少砝码 D 左盘中增加食盐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填“>”或“<”或“=”)5%。
(4)图4是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部分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小明用甲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但没有看到气泡,其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
a.先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b.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
②接着,用乙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右拉,看到仪器a下端有气泡逸出;再将注射器活塞向左推,看到仪器a下方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可将仪器a换成注射器,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3题)
9.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 - 氧分子变小了 |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
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14.
有X、Y、Z三种金属,将X、Y和Z分别浸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逸出,将Z浸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Y>Z>X | B.X>Z>Y | C.X>Y>Z | D.Y>X>Z |
15.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
C.t1℃时,在 50g 水中加入 15g 甲,可得到 65g 溶液 |
D.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17.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C.电器起火,要先断电,千万不能用水灭火 |
D.火场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拨打火警119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