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推断题- (共1题)
2.
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甲 | ![]() | 溶液由红色变成________ |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乙 | ![]() | U形玻璃管中________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
丙 | 用________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后,再测定溶液的pH | 最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7”“≤7”或“不变”) |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7题)
6.
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O4═ZnSO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 | B.金属M一定是Cu |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
9.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C.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
5.填空题- (共4题)
11.
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镁。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空: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_____种金属。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_____种金属。
12.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即可,下同)。
(2)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
(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即可,下同)。
(2)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
(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