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以下为从航空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CuAlO2的工艺流程。
(资料)
Ⅰ.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80℃和450℃;
Ⅱ.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铜丝浸入_____溶液中来验证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固体B在煅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为4CuO+2Al2O3
4CuAlO2+X↑,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CuAl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煮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煅烧”时温度须控制在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

(资料)
Ⅰ.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80℃和450℃;
Ⅱ.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铜丝浸入_____溶液中来验证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固体B在煅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为4CuO+2Al2O3

(3)煮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煅烧”时温度须控制在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生活中铁和铁的化合物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广泛应用
(1)“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铁制炊具加热食物,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没有涉及到_____(填字母)。
A 合金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Fe(OH)2
Fe(OH)3
Fe2O3•xH2O
次要过程为
FeCO3,写出Fe→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铁锈组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
(2)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
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_____(选填序号)。
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
(3)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_____g。
(4)若缺少G装置,Fe2O3•xH2O中x的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进行上述实验时,应先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后对D玻璃管加热,原因是_____。
(2)将上述300℃完全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升温,当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全部被CO还原得到铁的质量_____克。(计算过程)
(一)铁的广泛应用
(1)“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铁制炊具加热食物,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没有涉及到_____(填字母)。
A 合金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次要过程为

(3)铁锈组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
(2)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

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
(3)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_____g。
(4)若缺少G装置,Fe2O3•xH2O中x的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进行上述实验时,应先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后对D玻璃管加热,原因是_____。
(2)将上述300℃完全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升温,当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全部被CO还原得到铁的质量_____克。(计算过程)
3.简答题- (共1题)
3.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
②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稀释浓硫酸时必须非常小心,正确的操作是_____。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可以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①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
②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稀释浓硫酸时必须非常小心,正确的操作是_____。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可以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6.
小红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7.
园林工人将赤霉素(C19H22O6)注入柳树减少柳絮。下列关于赤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元素质量比为19:22 | B.相对分子质量为346g |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赤霉素中含47个原子 |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过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氧化铜放入稀硫酸中,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
9.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食品级小苏打等制汽水 |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11.
下列除杂的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物 质 | 所选试剂和操作 |
A | FeSO4溶液(CuSO4) | 加过量锌粉、过滤 |
B | KCl固体(K2CO3) | 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CuO固体(Cu)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O(H2O、CO2) |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5.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③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 ①洗涤剂除油污原理是乳化油污 ②农业上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水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环境 |
①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 ②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③甲醛水利用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 ①降解塑料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②变废为宝,将地沟油变为航空煤油 ③燃煤使用脱硫技术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A.A | B.B | C.C | D.D |
16.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 a 中一定有 CaCO3,可能有 Mg(OH)2、一定不存在 BaSO4 |
B.白色沉淀 b 为 BaCO3 |
C.根据题中数据,可准确计算出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
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NaOH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1题)
7.实验题- (共1题)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E装置相对于B装置有的优点是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稀盐酸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除锈时注意不能长时间放在稀盐酸中,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待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关闭a,打开b,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关闭活塞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可再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即可证明,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即可。
③小明认为要想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也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_____,根据现象即可判断。

(1)写出(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E装置相对于B装置有的优点是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稀盐酸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除锈时注意不能长时间放在稀盐酸中,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待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关闭a,打开b,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关闭活塞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可再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即可证明,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即可。
③小明认为要想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也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_____,根据现象即可判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