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6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3

1.简答题(共4题)

1.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_____;
(2)小苏打治疗胃酸_____;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
(4)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_____。
2.
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3.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烹调食物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填化学式),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戒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_____ (填“大”戒“小”)。
(2)清蒸鱼富含_____(填“油脂”或“蛋白质”。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
(3)聚乙烯能回收再利用,因为它具有_____性。废弃塑料不回收会造成_____污染。
(4)面料中为“冰蚕丝”的运动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请利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羊毛丝_____。
4.
(8分)某工厂化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50 g,需要固体氢氧化钠________g和水__________mL。
(2)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该氢氧化钠溶液40 g,洗涤后溶液呈中性。求在这一定量的石油产品里H2SO4的质量。

2.计算题(共1题)

5.
现有一定质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含钠元素9.2g。将此混合物加足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28.7g。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
(2)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6.
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 ,F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气体E的用途是  

4.科学探究题(共3题)

7.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
8.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 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 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
9.
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固体样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_________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0
说明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_________ (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_________ 是正确的.
(拓展)
(1)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g,则固体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5.单选题(共12题)

10.
由Mg、MgO、Mg(OH)2、MgCO3组成的混合物,共20.6g加入182g16%的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后可得到 198.5g 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8.7%B.19.1%C.20.8%D.38%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常温下,碱溶液的 pH 大于 7,碳酸钠溶液的 pH 也大于 7,则碳酸钠属于碱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
12.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CuB.KNO3→NaNO3C.Mg→MgOD.H2SO4→HCl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3+、NO3、OHB.K+、NO3、CO32
C.Ba2+、MnO4、SO42D.NH4+、Cl、SO42
14.
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 CO2 B. CaO C. Cu(NO32    D. HCl
15.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碱石灰
A.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④⑤
16.
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17.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 NaCl氯化钠食盐    B. CaO氧化钙熟石灰
C. Na2CO3碳酸钠纯碱 D. NaOH氢氧化钠烧碱
18.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19.
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B.C.D.
20.
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 NH4HCO3 B. KNO3     C. Ca(H2PO4)2    D. (NH4)3PO4
21.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磷矿粉B.硝酸铵C.硫酸钾D.氯化钾

6.选择题(共4题)

22.邮递员骑摩托车从邮局出发,先向东骑行3km到达A村,继续向东骑行4km到达B村,然后向西骑行12km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
23.邮递员骑摩托车从邮局出发,先向东骑行3km到达A村,继续向东骑行4km到达B村,然后向西骑行12km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
24.邮递员骑摩托车从邮局出发,先向东骑行3km到达A村,继续向东骑行4km到达B村,然后向西骑行12km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
25.

电磁波遇到平滑的金属表面会像光遇到平面镜一样发生反射,反射过程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小明与叔叔一起去参观救生艇时,发现救生艇的上方悬挂着一个由三块相互垂直的正方形薄金属平板组成的“角反射器”,如图所示.请你简述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该救生艇悬挂角反射器的原因.

7.多选题(共2题)

26.
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
B
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D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AB.BC.CD.D
2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8.填空题(共2题)

28.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A.小苏打B.尿素C.碳酸钾D.醋酸
(1)食醋中含有_____;
(2)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3)常用的氮肥是_____;
(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_____。
29.
化肥在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类吃饭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1)①碳酸氢铵 NH4HCO3②尿素 CO(NH22③硝酸钾 KNO3④磷酸二氢钾 KH2PO4.上述四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序号);
(2)①和②的鉴别:取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填序号);①和②两种化肥相比较,N元素质量分数较高的是_____(填序号).
(3)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外观呈_____的是磷肥.
(4)资料表明,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同时还有水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