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十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605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5

1.简答题(共1题)

1.
根据下列所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兴国、科技创新、不负嘱托”哈工大学生设计制造的小卫星升空了。卫星升空是利用火箭,火箭使用肼(N2H4)做燃料,肼又称联氨,在通常状况下,肼是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同时它易溶于水中,能与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反应,高温时会爆炸分解。有毒,对眼睛、肝脏有损害作用。
(1)肼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肼的化学性质是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矿石粉碎
B.光合作用,纸张燃烧
C.冰雪融化,火药爆炸
D.水的沸腾,电灯通电发光
3.
下列变化表现出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放在敞口容器里一段时间后体积减少
B.蔗糖溶于水中
C.水在 0℃时结冰
D.银白色镁带在空气中点燃生成白色固体
4.
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的科学家是(  )
A.阿伏伽德罗B.道尔顿
C.门捷列夫D.拉瓦锡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丝作导线B.用石墨作铅笔芯
C.用粮食酿酒D.用铁制作铁锅
6.
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有关的是(  )
A.创造新材料使运动鞋更透气舒适
B.中国古代的印刷术
C.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增加农作物产量
D.指南针的使用
7.
使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B.冶铜、炼铁、制陶瓷、造纸、制黑火药等
C.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8.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A.颜色变化B.放出气体
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9.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D.冶炼金属
10.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D.分别加入蒸馏水
11.
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
空气和二氧化碳
区分
白糖和食盐
区分
白醋和酒精
区分
铁丝和铜丝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引
 
A.AB.BC.CD.D
12.
下列仪器中前者可以用于直接加热,而后者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烧杯、量筒B.试管、量筒
C.集气瓶、蒸发皿D.烧杯、集气瓶
13.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滴瓶上的滴管,滴液后要立即用水清洗干净
C.实验时,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刻用水冲洗
D.实验后,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14.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①将饮水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充满呼出的气体;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桌上.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15.
量取 25mL 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①10mL 量筒
②5mL 量筒
③酒精灯
④胶头滴管
⑤50mL 量筒
⑥20mL 试管
⑦试管夹
A.①②④B.②④⑥⑦C.③④⑤D.④⑤
16.
小明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采用仰视液面读数为 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数为 10mL,则小明同学实际的液体的体积为(  )
A.<8mLB.>8mLC.=8mLD.无法确定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
B.闻药品的气味
C.吸取液体药品
D.倾倒少量液体药品
18.
下列实验操作与所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
A.盛装固体药品﹣﹣细口瓶
B.取用碳酸钠粉末﹣﹣镊子
C.吸取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D.少量液体间的反应﹣﹣量筒
19.
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请选出乙醇瓶子上应该粘贴的图标是(  )
A.易燃液体B.腐蚀品
C.爆炸品D.有毒品
20.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加热时,没有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 ;
④加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
其中与之有关的是(  )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胆矾研碎实验过程中,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3.填空题(共1题)

22.
写出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______


______
______

元素符号
Cl
______
______
Ca
Ne
______
 

4.实验题(共3题)

23.
如图为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
(2)仪器 B 的用途_____;
(3)试管内现象:①_____,②_____;
(4)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_____;
(5)烧杯中现象:导管口①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
(6)做该实验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先_____,再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②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4.
化学兴趣小组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为了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提示填空。
(1)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产生水雾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立刻向上述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①_____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②_____
 
(2)蜡烛吹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_____
25.
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先用_____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2)仪器 A 的用途_____
(3)请你将主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以文字的形式填入下列表格中的横线部分: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填“高”
或“低”)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将两根_____ 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
 
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无明显现象;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_。
 
空气样品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_____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_____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
 
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将另一块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
 
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_____;另一块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空气样品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