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是Cu;猜想二:红色固体是Cu2O;猜想三:红色固体是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是Cu;猜想二:红色固体是Cu2O;猜想三:红色固体是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______ | 红色固体含有Cu2O |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2.
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_____ | 红色固体含有Cu2O |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2.计算题- (共1题)
3.
取22.2克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克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均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难溶于水),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59.4克。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4.
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
2CuSO4+2H2O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6题)
6.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8.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色④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⑥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色④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⑥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
A.②④⑥ | B.①④⑤⑥ | C.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乙,则甲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
B.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
C.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2题)
12.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
B.⑤一定有稀盐酸参加反应 |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D.该图中包含我们已经学过的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
13.
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X、Y在化合物中均为+2价)


A.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Y |
B.t1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
C.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
D.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
7.填空题- (共2题)
14.
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1)高氯酸钾(KClO4) 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下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
①上述四种气体可以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②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高氯酸钾(KClO4) 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下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

①上述四种气体可以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②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_____乙(填“>”“<”或“=”);
(2)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由t2℃降温到t1℃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甲和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C 甲溶液的质量小于乙溶液的质量 D 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会有晶体析出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甲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和_____。
A 酒精灯 B 药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铁架台 F 量筒 G 胶头滴管
(4)t2℃甲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乙。为得到纯净的甲物质,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

(1)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_____乙(填“>”“<”或“=”);
(2)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由t2℃降温到t1℃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甲和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C 甲溶液的质量小于乙溶液的质量 D 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会有晶体析出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甲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和_____。
A 酒精灯 B 药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铁架台 F 量筒 G 胶头滴管
(4)t2℃甲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乙。为得到纯净的甲物质,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