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H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D、E为氧化物; F、H为非金属单质,G、I为金属单质且I单质显红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化学式:B_____、E_____。
(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过程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3)写出G→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1)写化学式:B_____、E_____。
(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过程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3)写出G→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O和H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

①如图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名称是_____。
②如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猜想)若装置连接正确,有关无色气体成分的猜想和对应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结论)进行实验,证明猜想二正确。
(拓展延伸)铁元素可以形成三种氧化物,分别是Fe2O3、Fe3O4和FeO(黑色)。将CuO改换为铁的氧化物粉末(可能由一种或几种铁的氧化物组成),仍用上图装置按原连接顺序进行实验,通过测定装置A、B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判断出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前,装置C需做的一处改进是_____。要证明该黑色粉末的组成,最简单的方法只需用磁铁吸引并观察粉末颜色即可(已知Fe3O4具有磁性,可被磁铁吸引)。
(1)为了防止粉末吸在磁铁上难以快速方便地取下,应_____(填写一种方法)。
(2)若粉末全部能被磁铁上全部吸引,则该粉末只有Fe3O4。
(3)若磁铁上有黑色粉末,且_____,则该粉末含有FeO、Fe3O4。
(4)若磁铁上有黑色粉末,且剩余粉末并非完全的黑色,则该粉末含有_____种成分。
(查阅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

①如图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名称是_____。
②如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猜想)若装置连接正确,有关无色气体成分的猜想和对应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无色气体的成分 | 对应的实验现象 | ||
装置A中的液体 | 装置B中的固体 | 装置C中的固体 | |
猜想一:只有CO | 变浑浊 | 无明显现象 | 变红 |
猜想二: | 变浑浊 | 变蓝 | |
猜想三:只有H2 | _____ | _____ |
(实验结论)进行实验,证明猜想二正确。
(拓展延伸)铁元素可以形成三种氧化物,分别是Fe2O3、Fe3O4和FeO(黑色)。将CuO改换为铁的氧化物粉末(可能由一种或几种铁的氧化物组成),仍用上图装置按原连接顺序进行实验,通过测定装置A、B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判断出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前,装置C需做的一处改进是_____。要证明该黑色粉末的组成,最简单的方法只需用磁铁吸引并观察粉末颜色即可(已知Fe3O4具有磁性,可被磁铁吸引)。
(1)为了防止粉末吸在磁铁上难以快速方便地取下,应_____(填写一种方法)。
(2)若粉末全部能被磁铁上全部吸引,则该粉末只有Fe3O4。
(3)若磁铁上有黑色粉末,且_____,则该粉末含有FeO、Fe3O4。
(4)若磁铁上有黑色粉末,且剩余粉末并非完全的黑色,则该粉末含有_____种成分。
4.单选题- (共14题)
4.
如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物质中含有3个氢原子 |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 |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
9.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 物 质 | 选用试剂(过量)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O2 | 将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后收集 |
B | Zn (Cu) | 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CaCO3(NaCl) | 水 | 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 |
D | CO (CO2) | 氧化铜 | 缓缓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探究温度对分子 运动速率的影响 | 探究水对铁钉 锈蚀的影响 |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 探究Mg、Fe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实验 设计 | ![]() | ![]() | ![]() | ![]() |
A.A | B.B | C.C | D.D |
16.
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丁实验中,甲不必做 |
B.实验甲和乙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
C.实验乙和丁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D.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丙中白磷不能燃烧,而丁中白磷能燃烧 |
5.多选题- (共1题)
18.
兴趣小组同学用未打磨的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并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定出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的D点后已抹去)。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时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说明铝还没有发生反应 |
B.BC时段反应的速率逐渐加快 |
C.由曲线可知:该反应速率与温度无关 |
D.若D时刻反应恰好结束,则此点后的曲线应为水平直线 |
6.填空题- (共4题)
19.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____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②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_____。
③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
④从较浓的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较好的方法是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①A溶液为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3)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如图,下列一定能正确反映X、Y对应关系的是_____。

温度(℃) | 0 | 20 | 3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 | KNO3 | 13.3 | 31.6 | 45.8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7 | 36.0 | 36.3 | 36.6 | 37.3 | 38.4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____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②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_____。
③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
④从较浓的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较好的方法是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①A溶液为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3)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如图,下列一定能正确反映X、Y对应关系的是_____。

选项 | 烧杯内原有物质 | X | Y |
A | NaCl饱和溶液 | NaCl固体 | 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B | 水 | NH4NO3固体 | 溶液的温度 |
C | 氯化亚铁溶液 | 锌粉 | 溶液的质量 |
D | 稀硫酸 | 铁粉 |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
20.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垂直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左半部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饮料瓶和注射器内的药品分别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该装置右半部玻璃内观察到b、c棉花不变色,而d比a先变红,此现象可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除了颜色、状态、气味以外),同时还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该装置的左半部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饮料瓶和注射器内的药品分别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该装置右半部玻璃内观察到b、c棉花不变色,而d比a先变红,此现象可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除了颜色、状态、气味以外),同时还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
能源、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一氧化碳、氢气、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
①其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最理想燃料的是_____。
②上述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从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角度认识水。
①组成: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②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③性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
④用途:下列流程图,表示以太阳能为能源的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整个反应流程中,I2、HI、_____(填化学式)一直在循环使用。
(1)一氧化碳、氢气、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
①其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最理想燃料的是_____。
②上述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从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角度认识水。
①组成: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②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③性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
④用途:下列流程图,表示以太阳能为能源的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整个反应流程中,I2、HI、_____(填化学式)一直在循环使用。
22.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生活中大量使用铁合金,写出铁合金中的二种主要的非金属元素符号_____。
(2)航母外壳用特殊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接触而锈蚀。
(3)在氩气气氛中,制取钛的一个反应TiCl4+2Mg
Ti+2X,X的化学式为_____,其中TiCl4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
(4)航母内部大量使用铝、铁、铜三种金属材料或其合金的设备。用以下试剂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 Cu、FeCl2溶液、A1C13溶液 B Fe、A1C13溶液、CuSO4溶液
C Cu、Fe、A1C13溶液 D Al、Fe、Cu、稀盐酸
(1)生活中大量使用铁合金,写出铁合金中的二种主要的非金属元素符号_____。
(2)航母外壳用特殊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接触而锈蚀。
(3)在氩气气氛中,制取钛的一个反应TiCl4+2Mg

(4)航母内部大量使用铝、铁、铜三种金属材料或其合金的设备。用以下试剂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 Cu、FeCl2溶液、A1C13溶液 B Fe、A1C13溶液、CuSO4溶液
C Cu、Fe、A1C13溶液 D Al、Fe、Cu、稀盐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