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4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综合题(共2题)

1.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A 铜丝 B 氨气 C 氧化铝    D 铁锈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②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填字母)。
A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B 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 中和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①图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图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②图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图D操作中,当看到_____,停止加热。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 32g S和32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的SO2为64g
C 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___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
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上,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优点是_____。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钢铁防腐尤为重要。下列钢铁制品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D 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4)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②实验中看到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_____;
③A装置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C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1)氧化亚铜中铜、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g、9.8%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
(3)取一定量的氧化亚铜,加入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红色固体6.4g。
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实验探究)
(1)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_____溶液。

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_____,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2)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_____测出废液的pH=l0,
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3)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
加入试剂
分离方法
方案评价

适量Ca(NO3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不可行,理由是:_____

稍过量的_____
_____
可行
 
(4)拓展运用:
按图乙方案分离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X溶液中溶质是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
B
CO(CO2
CuO
加热
C
CaO(CaCO3
稀盐酸
反应、过滤
D
Fe(Cu)
稀硫酸
反应、过滤、洗涤、烘干
 
A.AB.BC.CD.D
6.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 X和8.0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 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
Y
Z
﹣﹣氢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A.物质X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物质W一定含有氧元素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8.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或认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观: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B.能量观:汽油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
D.结构观: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
下列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涤油污
B.N2不易溶于水,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可用该反应制取硫酸铁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水的净化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的现象和结论不吻合的是(  )
A.某固体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集气瓶中肯定集满氧气
C.黄铜与纯铜相互刻画,纯铜表面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D.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不可能是一氧化碳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 g甲
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为20 g
12.
通过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根据甲试管中溶液颜色深浅,比较盐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B.根据乙中气球的大小变化,比较NaOH和NH4NO3固体溶解的热效应
C.丙烧杯中装有80g水,加入20g氢氧化钙,能配制出20%的Ca(OH)2溶液
D.通过观察丁中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与氧气接触
13.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测得某地区雨水的pH<7,说明该雨水为酸雨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碱的溶液肯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1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
C.读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

5.填空题(共1题)

15.
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极其变化,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粒子A核内中子数为_____,A与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粒子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共_____种。
(3)D、E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4)如图为两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上述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化学式);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