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60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纪录片《大国工匠》所介绍的24位工匠,技艺精湛,业绩非凡,令人叹为观止。
B.人们听了巫漪丽和吕思清合奏的经典曲目——《梁祝》,不由得触目伤怀。
C.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5月14日,川航一客机出现机械故障,机长刘传建力挽狂澜,将飞机成功降落机场。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B.原产墨西哥的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的品种。
C.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D.“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优秀的书jí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míng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她把良师益友介绍给我们,使我们认识qì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她把智慧勇气赐予我们,让我们从狭ài的山谷走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郑锡的《送客之江西》诗歌,完成小题。
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1) 发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首联说明他此行的使命和去向,是要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
B.颔联两句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在景中。这一联对仗工整,状物入微。
C.颔联是从细处着眼,颈联是从大处落笔;颔联侧重于行程,颈联则侧重于玩赏。
D.最后两句说到此行尚可顺道探望父母,当不致因留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流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遗宫他。书曰:“告宫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死。”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有矣。”候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宫他。
注释:①宫他:西周的大臣。②候:古代在国境和道路上负责守望、侦察及迎送宾客的官吏。
【小题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宫他亡西周(____________) ②间遗宫他(_________)
③使人操金与书(__________) ④亟亡来(___________)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
例句:之东周
A.先天下之忧B.渔人甚异之C.于厅事之东北角D.辍耕之垄上
【小题2】根据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
今 夕 有 奸 人 当 有 矣
【小题3】翻译句子。
(1) 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国与国之间无道德仁义可言,该用暴力时就要用暴力,该用计谋时就应该用计谋。人与人之间当然有着道德的约束,但是对那些不义之人,心肠绝对不能太软。本文冯且巧使________计,致叛国者宫他于死地;《陈涉世家》中巧用___________策略发动群众,反抗秦的统治。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①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是遛鸟的,鸟儿好漂亮,有一个特别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久久不安。
②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并不爱鸟。退休这么长时间,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溜溜达达外,几乎没有一点儿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他就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③之后的日子,他就千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④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对盲眼老头说,他想买下那只鸟。尽管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他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⑤“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绝不还价。”
⑥“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的态度也极为诚恳。
⑦“我只要你这只!”
⑧ 可是,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还是不卖。他打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意,又去和老头交谈了几次。老头仍是那句话:“不卖!”这使他很失望。一次次失望,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他病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病的。
⑨几天以后,那位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病因就出在自己的这只鸟儿身上。老头虽然不舍得,还是忍痛割爱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看他。
⑩“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⑪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鸟笼的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病也当下轻了许多。他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丢。
⑫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盲眼老头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⑬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
⑭“什么?你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
⑮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现在细细回想,这一生,唯一判错的,只有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已是泪水扑面而下。他发现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地,那双凹下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⑯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作为盲眼老头的挚友,拖着年迈的身体亲手为盲眼老头操办后事。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他真不敢相信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的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那个后生真的就是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小题1】小说情节一波三折,阅读全文,根据退休老人的活动补充故事情节。
不爱鸟,却想得到“阿捷”鸟 →______________→获赠后,将鸟放飞→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眼老头为人宽厚善良,得知“他”因鸟而病,便忍痛割爱,把鸟送给了“他”
B.“阿捷”尽管没有出场,但他的命运却是构成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核心要素。
C.开头部分细腻描写鸟的漂亮,揭示了“他”强烈地想占有这只鸟的主要原因。
D.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却写得一波三折,跌宕生姿,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小题3】小说围绕一只鸟写了两个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不少于三点)
【小题4】结合文章说说本文以“一只鸟”为题、泰格特以“窗”为题的作用的相同点。

6.名著阅读(共1题)

7.
名著阅读。
A   道:“我这几日也曾寻思,想这事必然要发,如何在此安身得牢?止有一个哥哥,又被嫂嫂不仁害了。甫能来到这里,又被人如此陷害。祖家亲戚都没了! 
今日若得哥哥有这好去处叫我去,我如何不肯去。——只不知是那里地面?” 
张青道:“是青州管下一座二龙山宝珠寺。我哥哥鲁智深和甚么青面好汉杨志 
在那里打家劫舍,霸着一方落草。青州官军捕盗,不敢正眼觑他……” 
A________(人物),他投奔二龙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宋江人称“及时雨”,他在怒杀阎婆惜后刺配孟州,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后被逼上梁山。
B.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作品耐读。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买酒时将火炭盖了,来时草厅已被大雪压塌,林冲探身去摸,火种已被雪水浸灭,为后来草料场被大火燃烧必是奸人所为埋下伏笔。
C.林冲是坚决反对招安的英雄之一。平定方腊回京,途中染患风瘫不能痊愈,留在杭州六和寺中让鲁智深看视,半年后不治而亡。
D.《水浒传》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揭示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E.史进“九纹龙”,因为与少华山落草好汉朱武等人交往,受到官府迫害,不得不逃出家园,拟去关西经略府投奔师傅王进,途中遇到鲁达。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狼专题和探究古诗词中的科学,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你也乐在其中。
(填成语)下面是三个有关狼的成语,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科学)我国大量的古代诗词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阅读下面的诗句,探寻其中的科学奥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感悟)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少于两点)。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这使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狮子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文(共1题)

9.
作文请你以“还有一种办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