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2.计算题- (共2题)
2.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_____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写最简比);
(3)维生素C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写最简比);
(3)维生素C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
80g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216.8g,请计算:
(1)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综合题- (共1题)
4.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铂金饰品 B 铁锅 C 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四种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露天放置的钢铁容易生锈,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应,若除去铁生锈可用稀盐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工业生产中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实验室若要配制该盐酸200g,则需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实验室在配制10%的稀盐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仪器有_____。
(7)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 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t。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铂金饰品 B 铁锅 C 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四种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露天放置的钢铁容易生锈,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应,若除去铁生锈可用稀盐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工业生产中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实验室若要配制该盐酸200g,则需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实验室在配制10%的稀盐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仪器有_____。
(7)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 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t。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小婧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婧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理由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4)综上所述,原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填化学式),说明恰好中和。
(1)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理由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①取样,滴加_____溶液 ②取样,滴加_____溶液 | 无气泡产生 无蓝色沉淀产生 | 原溶液中无_____ 则原溶液中无_____ |
(4)综上所述,原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填化学式),说明恰好中和。
5.单选题- (共11题)
7.
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Cu | B.Cu>X>Y | C.X>Cu>Y | D.Y>Cu>X |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 |
B.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 |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改变条件,使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9.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OH、H2SO4 | B.NaCl、NaOH、CuSO4 |
C.HNO3、NaCl、K2SO4 | D.FeCl3、Na2SO4、KCl |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
B.NaCl和NaNO2都有咸味,都可以用来调味 |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可制汽水 |
D.碳酸钠俗称纯碱,常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
15.
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用盐酸可以去除生石灰中的少量CaCO3 |
B.用燃烧法可以区别涤纶和羊毛 |
C.用稀硫酸可以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
D.用Ba(NO3)2溶液可以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H2SO4 |
6.选择题- (共1题)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坚持党对中央企业的领导,坚定不移加强中央企业党的建设,为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保证。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有利于( )
①增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②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
③扩大公有资产占社会总资产的比重 ④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7.多选题- (共1题)
18.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
8.填空题- (共4题)
20.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烧碱②钛合金③熟石灰④盐酸⑤碳酸氢钠⑥纯碱,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的是_____。
(2)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的是_____;
(3)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
(6)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
(1)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的是_____。
(2)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的是_____;
(3)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
(6)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
2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最简比);
(4)t3℃时,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丙(填“>”“<”或“=”).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最简比);
(4)t3℃时,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丙(填“>”“<”或“=”).
22.
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象。

(1)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_____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1)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_____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9.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