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相邻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与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E为红棕色固体,F为化合物,G为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是_____;G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C的化学式是_____,其俗称为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A还能与图中不相邻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1)E的化学式是_____;G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C的化学式是_____,其俗称为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A还能与图中不相邻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向盛有20gNa2CO3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5g22.2%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由图象得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CaCl2溶液的质量为_____ g。
(2)计算所用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1)由图象得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CaCl2溶液的质量为_____ g。
(2)计算所用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5.
下列各物质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 BaCl2 KCl |
B.CuSO4 NaCl K2CO3 |
C.Na2SO4 NH4Cl Zn(NO3)2 |
D.K2SO4 AgNO3 BaCl2 |
7.
春天柳絮漫天飞舞很多人会出现过敏现象,为了减少柳絮,可将赤霉酸(C19H22O6)注入柳树。下列有关“赤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霉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22 |
B.赤霉酸由47个原子构成 |
C.赤霉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D.赤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9.
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A.t℃在60℃~80℃之间 |
B.t℃时,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C.30℃时,K2CO3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
D.将60℃时的105 g饱和KNO3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质量为78.4 g |
12.
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点:①用食盐水浸泡菜刀,可除去表面的锈斑;②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③用活性炭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④厨房燃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⑤为了增加肥效,将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1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
B.灼烧羊毛和蚕丝纤维,都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D.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会出现白雾 |
14.
下列做法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主题不相符合的是( )
A.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
B.露天焚烧塑料垃圾,减少运输成本 |
C.寻找新型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
D.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病虫害 |
4.多选题- (共2题)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uCl2溶液 | FeCl2 | 过量铁粉 | 过滤 |
B | CO2 | HCl |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依次通过两种试剂 |
C | KCl固体 | K2CO3 | 足量的稀盐酸 |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 |
D | CuO | C | 足量空气 | 在空气中灼烧 |
A.A | B.B | C.C | D.D |
17.
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如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并获得副产品氢氧化钠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原理为![]() |
B.流程图中操作①是“过滤”,操作②是“蒸发” |
C.流程图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
D.为了验证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检验 |
5.填空题- (共1题)
18.
飞机C919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跃。请回答问题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飞机上使用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制的,其原因是因为铁与___反应易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
(4)航空煤油是将石油通过___(分馏或干馏)提炼出来的,飞行过程中主要是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5)C919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上述食物中属于溶液的是___,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和矿物质。
(6)飞机急救箱中还准备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7)飞机上的座椅套采用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属于___材料。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飞机上使用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制的,其原因是因为铁与___反应易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
(4)航空煤油是将石油通过___(分馏或干馏)提炼出来的,飞行过程中主要是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5)C919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上述食物中属于溶液的是___,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和矿物质。
(6)飞机急救箱中还准备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7)飞机上的座椅套采用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属于___材料。
6.实验题- (共2题)
19.
请完成下列实验
(1)现提供如图装置:
①图中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比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出现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仅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并收集,则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CO2→_____(填导管接口字母)。
(2)粗盐(含有少量泥沙)进行初步提纯实验
①实验步骤是:_____、过滤、蒸发,三个步骤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②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大的是_____(填字母)
a.蒸发时没有搅拌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过滤后的泥沙没有冲洗
d.待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1)现提供如图装置:

①图中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比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出现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仅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并收集,则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CO2→_____(填导管接口字母)。
(2)粗盐(含有少量泥沙)进行初步提纯实验
①实验步骤是:_____、过滤、蒸发,三个步骤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②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大的是_____(填字母)
a.蒸发时没有搅拌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过滤后的泥沙没有冲洗
d.待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并没有成功制得氢氧化铜。请你一起参与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CuO
CuSO4
Cu(OH)2
转化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阅资料:(1)硫酸铜溶液显酸性
(2)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3)氢氧化铜的热稳定性较差,温度高于80℃时,会分解成氧化铜和水
异常现象一:最终什么沉淀都没有,只得到蓝色液体
异常现象二:刚开始有蓝色沉淀出现,但一会儿后部分沉淀变成黑色
异常现象三:试管中黑色固体一直未消失,并没有出现蓝色液体,更没有蓝色沉淀
交流与讨论一:
针对异常现象一:小明认为蓝色液体中除含有硫酸铜,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化学式)。
实验验证:
(1)小华认为只需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其他同学一致反对,其原因是_____。
(2)为了不影响氢氧化铜的制备,你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检验(填序号)。
A 氧化铜 B 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铝粉
交流与讨论二:
针对异常现象二:小华查阅资料后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可能是因为_____;部分沉淀变成黑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讨论三:
针对异常现象三:小芳剖析实验过程,认为形成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氧化铜中先加入了_____(化学式)试剂。
反思与小结:在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时,需用到酚酞试液。其实也可以不用指示剂,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再滴加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实验原理:CuO


转化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阅资料:(1)硫酸铜溶液显酸性
(2)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3)氢氧化铜的热稳定性较差,温度高于80℃时,会分解成氧化铜和水
异常现象一:最终什么沉淀都没有,只得到蓝色液体
异常现象二:刚开始有蓝色沉淀出现,但一会儿后部分沉淀变成黑色
异常现象三:试管中黑色固体一直未消失,并没有出现蓝色液体,更没有蓝色沉淀
交流与讨论一:
针对异常现象一:小明认为蓝色液体中除含有硫酸铜,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化学式)。
实验验证:
(1)小华认为只需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其他同学一致反对,其原因是_____。
(2)为了不影响氢氧化铜的制备,你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检验(填序号)。
A 氧化铜 B 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铝粉
交流与讨论二:
针对异常现象二:小华查阅资料后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可能是因为_____;部分沉淀变成黑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讨论三:
针对异常现象三:小芳剖析实验过程,认为形成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氧化铜中先加入了_____(化学式)试剂。
反思与小结:在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时,需用到酚酞试液。其实也可以不用指示剂,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再滴加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