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实验室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盐酸与碳酸钙固体反应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CO2外,还有气体X(化学式为_____)。
(实验探究)
(1)小英的探究:
(2)小青的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盐酸与碳酸钙固体反应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CO2外,还有气体X(化学式为_____)。
(实验探究)
(1)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③_____ | 步骤③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 | 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骤③可能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略,实验结论是 _____ |
(2)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
探究气体中是否含有X |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 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结论:气体中含有X. |
2.单选题- (共22题)
2.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都表示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进行的是( )
A.2HCl+Zn═ZnCl2+H2↑ |
B.3H2SO4+Fe2O3═Fe2(SO4)3+3H2O |
C.HCl+NaNO3═NaCl+HNO3 |
D.HNO3+NaOH═NaNO3+H2O |
4.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
6.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 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D. 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A. 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 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D. 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10.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X>Y>Z | B.Y>X>Z | C.X>Z>Y | D.无法判断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CO2中的(HCl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B.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稀盐酸 |
C.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D.Ca(OH)2溶液中的(NaOH):加入过量CuCl2溶液,过滤 |
16.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20.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偏低 | B.偏高 | C.不变 | D.无法判定 |
22.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
3.选择题- (共5题)
4.填空题- (共3题)
2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稀硫酸除铁锈_____,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
(3)加热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___,检验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般用___试纸;
(4)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5)用氨水处理硫酸厂排放的废水__,反应生成的盐在农业上可作为___.
(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稀硫酸除铁锈_____,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
(3)加热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___,检验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般用___试纸;
(4)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5)用氨水处理硫酸厂排放的废水__,反应生成的盐在农业上可作为___.
30.
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小苏打②氨气③氢氧化钠④食盐 ⑤硝酸钾
(1)使饼干松脆可口_____
(2)一种复合肥料_____
(3)可用作调味品_____
(4)用于造纸的碱_____
(5)可制氮肥的气体_____.
①小苏打②氨气③氢氧化钠④食盐 ⑤硝酸钾
(1)使饼干松脆可口_____
(2)一种复合肥料_____
(3)可用作调味品_____
(4)用于造纸的碱_____
(5)可制氮肥的气体_____.
31.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业流程大致如图: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_________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步骤②、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_________,⑤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_________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步骤②、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_________,⑤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32.
将V1 mL 3.65% 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1),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图2)和温度变化(图3).(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2中V1=0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_____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_____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 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 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1)图2中V1=0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_____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_____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 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 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