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
(2)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为____。说明____(是、否)与标注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
(2)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为____。说明____(是、否)与标注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成几种,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样,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
(2)实验中,AB之间图象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定有_____ (填化学式,下同)。BC段减少的沉淀是_____。

(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
(2)实验中,AB之间图象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定有_____ (填化学式,下同)。BC段减少的沉淀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3)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2)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_____。
(解释与结论)将C中产生沉淀通过_____、洗涤、干燥、称量,通过计算求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反思与评价)
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拓展延伸)小亮同学为确定A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查得资料)(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3)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2)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_____。
(解释与结论)将C中产生沉淀通过_____、洗涤、干燥、称量,通过计算求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反思与评价)
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拓展延伸)小亮同学为确定A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质主要成分为Na2CO3和NaOH |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____ | _____ |
4.单选题- (共6题)
4.
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克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8克A,30克C,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 B.A+2B=2C+D |
C.A+3B=C+2D D. A+3B=2C+2D |
5.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6.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
B.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
8.
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是一种单质 |
B.乙醇由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C.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D.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9.
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产生大量气体,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
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时能持续产生气体,溶液仍为无色 |
D.当水中溶有较多的氯化钙等物质时,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泡沫 |
5.多选题- (共1题)
10.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铜、氧化铁、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 |
B.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碳酸钙,一定没有铜和氧化铁 |
C.溶液N中可能只含一种溶质 |
D.溶液N中含有3种溶质 |
6.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