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1)钢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22题)
2.
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 |
A | Mg+O2![]() | 化合反应 |
B | H2O2![]() | 分解反应 |
C | Fe+H2SO4=FeSO4+H2↑ | 置换反应 |
D | 4Fe+3O2![]() | 化合反应 |
A.A | B.B | C.C | D.D |
8.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 B.核内有115个质子 |
C.是金属元素 | D.核内有 172 个中子 |
9.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青少年更应该对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易成瘾,毒副作用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功能。冰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
B.甲基苯丙胺含26个原子 |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g |
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3.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
15.
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 加入适量铁粉 |
B | 除去CO2中的CO | 将气体点燃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HCl | 加过量CaCO3,过滤 |
D |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A.Fe、Ag、CuSO4溶液 |
B.Cu、Ag、FeSO4溶液 |
C.Fe、Cu、H2SO4溶液 |
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
17.
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 B.滤渣中一定有Ag |
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
18.
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和镁的质量相同
B. 甲是铁、乙是镁
C. 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
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A. 铁和镁的质量相同
B. 甲是铁、乙是镁
C. 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
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19.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21.
2017 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用一次性碗筷 |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 D.提倡垃圾焚烧处理 |
22.
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
3.填空题- (共7题)
24.
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反应;(填符号)
(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3)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4)铁生锈是因为同时接触了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填名称)
(1)“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反应;(填符号)
(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3)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4)铁生锈是因为同时接触了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填名称)
25.
下图是 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B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B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2)氖气_____________
(3)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4)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2)氖气_____________
(3)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4)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7.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食盐 ②干冰 ③一氧化碳 ④明矾
(1)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
(3)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4)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______;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食盐 ②干冰 ③一氧化碳 ④明矾
(1)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
(3)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4)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______;
28.
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9.
2017年5月18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可燃冰 C酒精 D汽油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可燃冰 C酒精 D汽油
30.
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装置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装置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收集一瓶CO2向其中一个塑料袋中倒入CO2.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装置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装置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收集一瓶CO2向其中一个塑料袋中倒入CO2.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31.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2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