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2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8

1.简答题(共2题)

1.
(1)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此反应既是_____反应,又是_____反应。
(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产生____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产生_____色火焰;生成_____色,_____气味的气体,同是硫的燃烧,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加水的目的是_____。
2.
(1)自来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
(2)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浑浊河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产生气泡,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
(4)请写出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方法: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1)小明依据_____,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用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验证猜想Ⅰ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表,完成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图示收集方法为_____,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面表格。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是:_____。(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质疑再探究]:纯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氧气不纯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使带火星的本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浓度又是多少呢?带着这些问题小明查阅资料。
实验编号




氧气的体积分数
20%
30%
40%
50%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无变化
微亮
复燃
复燃
 
①小明认为实验_____没有必要做,理由是_____。
②自上表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_____时,即可使带火星的木复燃。
③采用“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若你还想更精准地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你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来实验。假设排水法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若用一个300mL的集气瓶来做此实验,需要计算出集气瓶中预先注入水的体积(设为x),请你列出关于x的方程:_____。

3.单选题(共17题)

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氧化作用
5.
下列事实与氧气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
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CO2+H2O淀粉+O2,可推断淀粉(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但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
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7.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买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水烧开后水易从水壶中溢出来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被动吸烟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AB.BC.CD.D
8.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N2B.HC.FeD.O
9.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氧气、空气B.水银、蒸馏水、糖水
C.碳、二氧化碳、氯化钠D.冰、二氧化锰、食盐水
10.
有研究发现,在营养方面缺乏钙,铬元素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人民教育》2018.19)。如图是钙、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钙和铬都属于金属元素
B.铬比钙原子核电荷数多4个
C.钙和铬原子核外电子数之比为5:6
D.钙和铬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是92.08g
11.
依据如图所示所提供的信息,下判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
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的压强不变(假如不漏气)
13.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哪个表示粒子处于稳定结构且粒子属于阳离子(  )
A.B.
C.D.
14.
在H2O2、CO2、O2三种物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含氧气 B. 都含氧元素
C. 都含氧分子   D. 都含2个氧原子
15.
依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木炭消耗氧气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D.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16.
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作“惰性气体”.是因为(  )
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
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
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
17.
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的入水口在下方,其优点是(  )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能够吸附杂质
C.可以将硬水软化
D.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18.
鉴别下列各组生活中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酒精和白醋(闻气味)B.白糖和食盐(尝味道)
C.水和白醋(看颜色)D.铁和铝(拿磁铁靠近)
19.
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
C.灯内酒精挥发D.读数不正确
20.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
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C.做实验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在实验药品贮藏室门口写上“严禁烟火”

4.填空题(共1题)

21.
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粒子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
(3)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4)图1各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

(5)观察图2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2.
根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2)小明同学选择A装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他准备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他发现产量比校低,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他准备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却发现产生氧气比较慢,他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为原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_____,此时,对A装置还要加以改变,具体做法是_____。
(3)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1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但如果你改变所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率,请从图2所示的伙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替换小华同学选择的装置中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
(5)你认为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写两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