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反应③火星四射,并且H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
写出物质的名称D_____、B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
写出物质的名称D_____、B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MnO2不仅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起到催化作用。写出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
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I、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II、C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I、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II、C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1)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②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
(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不同。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②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
(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不同。
4.计算题- (共1题)
5.
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mg。下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其中含______种元素,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维生素D3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2)该药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化学式是CaCO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她每天需服“钙尔奇”______片。

(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其中含______种元素,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维生素D3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2)该药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化学式是CaCO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她每天需服“钙尔奇”______片。
5.单选题- (共13题)
10.
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
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
13.
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甲醛(CH2O),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B. 甲醛中
C. 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8
C.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克
D.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
A. 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B. 甲醛中
C. 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8
C.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克
D.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
14.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3 | B.+4 | C.+5 | D.+6 |
15.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集气瓶中的水: 更快地吸收白烟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 A | B | C | D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热并发出淡蓝色火焰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
17.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④⑤ |
6.填空题- (共5题)
19.
用化学符号表达:
(1)两个镁离子_____;(2)碳酸铵_____;(3)5个氯分子_____;
(4)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5)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6)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8)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
(1)两个镁离子_____;(2)碳酸铵_____;(3)5个氯分子_____;
(4)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5)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6)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8)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
20.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
”分别代表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个A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_____。
(4)上述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个A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_____。
(4)上述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2.
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_____。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①烧杯A的现象是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实验探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
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_____。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①烧杯A的现象是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实验探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
23.
(1)如图是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①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写名称,下同)。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
(2)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用字母表示)。
A 腐蚀标签 B 试管炸裂 C 污染试剂
①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
②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吸取其他试剂_____。

①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写名称,下同)。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
(2)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用字母表示)。
A 腐蚀标签 B 试管炸裂 C 污染试剂
①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
②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吸取其他试剂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4.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制取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⑥熄灭酒精灯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其操作顺序是_____。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验满方法为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 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4)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若收集氨气只能选择C装置,则原因是_____。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制取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⑥熄灭酒精灯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其操作顺序是_____。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验满方法为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 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4)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若收集氨气只能选择C装置,则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