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1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简答题(共4题)

1.
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雨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2.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填序号)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Na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A.该过程_____、_____可以循环利用。
B.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
C.该过程没有发生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_____。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
如图1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写出一种使A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方法是_____。
(2)20℃时,A、B、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_____。
(3)当A中有少量C时,可用_____法提纯A。
(4)在30℃时,将50gB物质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再升温至65℃过程中(不考虑溶剂的挥发),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5)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CO2固体 B CaO固体 C NH4NO3固体 D NaCl固体
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 来止痒;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4)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其干燥原理_____(填化学方程式);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羊毛衫 ②不锈钢锅 ③陶瓷杯 ④煤炭 ⑤玻璃茶壶  ⑥酒精  ⑦塑料盆

2.计算题(共1题)

5.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0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1)青蒿素分子由_____种元素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_____个原子.
(2)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24g青蒿素中所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 g.(计算结果精确到一位小数)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气球变瘪
②将注射器3稍稍向外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气球鼓起
④____
无明显现象
⑤将注射器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1)步骤①中气球变瘪的原因_____;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
(3)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其目的是_____;
(4)步骤⑤中实验现象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7.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位于湛江市东海岛,2015年11月一号高炉点火生产钢铁。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
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干冰做制冷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9.
物质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丙、丁都是氧化物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7:9
10.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食醋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大理石D.金刚石、高锰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
11.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错误的是
A.锶属于金属元素
B.锶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C.图2所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Sr2—
D.核电荷数为38
12.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D.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13.
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D.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
14.
如图,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趁热伸入装有石灰水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看到变黑色的铜丝又变为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里的X气体是
A.H2B.O2
C.CO2D.CO
15.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向pH=9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在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Al中加入稀盐酸
D.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6.
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课外
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石墨能导电
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A.AB.BC.CD.D
17.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将气体点燃
B
CaO(Ca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C
KNO3(NaCl)
蒸发结晶、过滤
D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8.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③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铁生锈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纯碱使无色酚酞变红,纯碱是碱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③可用稀硫酸浸泡除铁锈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铁生锈的认识
19.
在寒冷天气里,人们必须摄取足够的食物,以维持体温和健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B.蛋白质、糖类、油脂都属于有机物,在体内消化会放出热量,维持体温
C.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因此我们要大量补充葡萄糖酸锌
D.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不要吃油脂类食物
20.
2018年的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钢铁厂的烟囱弄高些,消除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废旧电池只要埋入土中,就能防止其对水源的污染
21.
化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碳酸钙固体B.氯化钠溶液
C.氧气D.稀盐酸溶液

5.选择题(共3题)

2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23.下列能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是(  )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④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4.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6.填空题(共1题)

2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 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盐酸⑤硝酸钾⑥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6)属于化石燃料是

7.实验题(共1题)

2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中仪器名称是A_____,⑧_____。
(2)小宝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仪器_____(填序号,以下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验证集气瓶中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
(3)小茹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H2,同时生成硫酸锌,则应选择图中_____装置,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小佳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如下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实验药品
反应条件
气体物理性质
H2S
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
不需加热
无色,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①收集硫化氢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⑦,理由是_____;
②制取硫化氢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②和③,理由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