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1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蚊虫叮咬时能在人体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让人痛痒不止,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_____性。
(实验探究2)
(1)小明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刚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_____;猜想②: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是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_____,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②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评价与反思)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请你仔细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并进行计算。

(1)生成氢气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推断题(共2题)

3.
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名叫“干冰”,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是紫红色金属。他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2题)

5.
将质量为4g的铁片放入200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4.4g,这表明反应中
A.析出了0.4g铜B.有4g铁参加了反应
C.析出了3.2g铜D.有20g硫酸铜参加了反应
6.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
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
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
7.
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HCl和NaOHB.CO2和NaOH
C.H2SO4和Fe2O3D.H2SO4和BaCl2
8.
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H2B.一定含有CO
C.可能含有HClD.可能含有CO2
9.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10.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B
H2(HCl)
浓 H2SO4
洗气
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FeSO4)
过量 Zn 粉
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1.
为了探究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实验结论。则X溶液是
A.稀硫酸B.硝酸银溶液C.氯化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
12.
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10 g NaClB.加入水5 g
C.蒸发掉50 g水D.加入100 g 10%NaCl溶液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A.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B.CaO(CaCO3):滴加稀盐酸后过滤
C.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4.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
15.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1.5B.唾液6.6~7.1C.尿液4.7~8.4D.胰液7.5~8.0
16.
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
A.3B.7C.13D.5

5.填空题(共3题)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提供呼吸的单质:   
(2)酸:
(3)碱:
(4)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18.
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19.
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A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B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C
0.18
0.16
0.14
0.11
0.09
0.07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20℃时,100gB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的质量_____(填“>”“=”“<”)36.0g。
(4)将4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0.
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___(填“②”或“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