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纯碱等产品。
(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肥。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
(3)生产甲醇(CH3OH)。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②用“捕捉”CO2生产甲醇,如微观图: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肥。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
(3)生产甲醇(CH3OH)。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②用“捕捉”CO2生产甲醇,如微观图: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2.
向16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求b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求b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
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
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综合题- (共1题)
4.
火力发电厂(燃烧煤发电)会排放较多的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该厂技术人员设计三种除硫环保方案:(已知亚硫酸钙不溶于水)
①用烧碱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②用石灰浆(氢氧化钙的悬浊液)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③用石灰石浆吸收,反应方程式是2CaCO3+2SO2+O2=2CaSO4+2CO2,
(1)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最佳方案是_____(填方案序号)
(2)若该发电厂排放的1000kg废气中含1.8kg的二氧化硫气体,计算除去4000kg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kg?_____
①用烧碱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②用石灰浆(氢氧化钙的悬浊液)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③用石灰石浆吸收,反应方程式是2CaCO3+2SO2+O2=2CaSO4+2CO2,
(1)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最佳方案是_____(填方案序号)
(2)若该发电厂排放的1000kg废气中含1.8kg的二氧化硫气体,计算除去4000kg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kg?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放置时间较长,可能发生变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有三种猜测:
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变质,有的同学认为完全变质,里面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也有的同学认为是部分变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滴几滴酚酞试液,显红色即可证明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_____。
(2)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加入少量的氯化镁溶液,如果有白色浑浊,即可证明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_____。
(3)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滴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丙同学认为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_____。
(4)丁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试管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示红色,丁同学认为是部分变质。你认为对吗?_____。请写出出现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还有同学认为,丁同学过滤后,不加酚酞溶液,加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可以,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变质,有的同学认为完全变质,里面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也有的同学认为是部分变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滴几滴酚酞试液,显红色即可证明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_____。
(2)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加入少量的氯化镁溶液,如果有白色浑浊,即可证明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_____。
(3)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滴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丙同学认为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_____。
(4)丁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试管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示红色,丁同学认为是部分变质。你认为对吗?_____。请写出出现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还有同学认为,丁同学过滤后,不加酚酞溶液,加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可以,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单选题- (共19题)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在硝酸铵溶液中:Na+、K+、OH- | B.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
7.
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
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
C.Cu2+将H2O2还原为O2 |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
8.
将质量为4g的铁片放入200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4.4g,这表明反应中
A.析出了0.4g铜 | B.有4g铁参加了反应 |
C.析出了3.2g铜 | D.有20g硫酸铜参加了反应 |
10.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 |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
12.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F2在暗处遇H2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
B.Br2和Na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和NaCl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 |
C.金属Na和熔融KCl反应置换出金属K |
D.常温下,Na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的pH<7 |
14.
2018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CH4•(H2O)n]是一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的独特能源(n=1~20).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说明水可以变成油 |
C.CH4•(H2O)n属于氧化物 | D.是不可再生能源 |
15.
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状态相同——物质分类相同 |
B.纯碱和烧碱,组成元素不同,酸碱性相同——物质分类相同 |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
16.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CO32−==CaCO3↓ |
B.Na2O2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2O2+2CO2==2Na2CO3+O2 |
C.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2H++NO3−==Ag++NO2↑+H2O |
D.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Cu==Fe2++Cu2+ |
18.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X | Y | Z |
① | CO2 | Ca(OH)2溶液 | H2O |
② | H2 | Cl2 | CuO |
③ | Ba(NO3)2溶液 | 稀硫酸 | Na2CO3溶液 |
④ | Fe2O3 | CO | 稀盐酸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 |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
24.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食用碘盐(含KIO3)判断面包中是否含有淀粉 |
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
C.所有氮肥都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因为它们会反应造成氮元素的流失 |
D.用品尝的方法来区分蔗糖水和烧碱水 |
6.填空题- (共2题)
25.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2)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_____。
(3)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

(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2)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_____。
(3)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7.
某同学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需将气体先通入硝酸银溶液,以除去_____(填化学式),再将其体通入_____溶液中,除去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_。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需将气体先通入硝酸银溶液,以除去_____(填化学式),再将其体通入_____溶液中,除去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